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青海考察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21 00:46:44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此刻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

  10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 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以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寺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团结进步,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奔小康、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彰显了这一重要论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考察调研,先后察看了一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民族中学、一个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古寺,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视,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强调、再部署。

  这次青海之行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从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地区要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新疆、广西等民族地区,因地制宜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要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汇聚更大范围的改革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在总书记心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目标越宏大、任务越艰巨、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巩固和加强各方面团结,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战胜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民族地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策划:黄豁、张晓松

  监制:鞠鹏

  主笔:黄玥、王明玉、央秀达珍

  视觉|编辑:张惠慧、何晓

  新华社国内部、青海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赵枫则认为,当前需要关注市场的核心变量因素。例如,经济活动变化对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的政策影响,以及美联储是否持续加息、海外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他表示,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力度存在观望态势,效果显现需要时间来印证,但从估值和投资者情绪来看,目前A股市场大概率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对比其他大类资产,股票市场具备相当吸引力。

  业内人士指出,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流动性,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律制度建设、交易体系完善、信息数据透明等几方面发力。其中,立法是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交易体系的完善对碳价和市场流动性带来直接的影响;数据真实和透明更是碳市场建设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沈阳东—大连港马士基全程单海铁联运班列”开通,班列从沈阳直达大连港后,搭乘集装箱班轮发往德国不莱梅哈芬港。该航线不仅实现了沈阳区域至大连的物流通道扩容,而且通过港航合作,班列将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站点。

  <strong>小寒时节,让我们共赴冰雪之约。</strong>

  在会谈中,双方重申了彼此在各自外交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表示,中方始终把菲律宾放在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菲关系,并提出“三好”的关系定位——“做互帮互助的好邻居、相知相近的好亲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马科斯则表示,我希望通过此访向世界证明,菲中关系十分良好,也十分重要。相关表述也写入此访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评论指出,此访为今后的中菲关系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2023年,西城区将抓紧推进申遗工作,重点强化对与中轴线相关的景观视廊、城市天际线的保护管理,完成天桥商场外立面整治等重点任务。同时,继续发挥“我在中轴修文物”“白塔夜话”等品牌效能,通过中轴线上举办非遗展演、线上线下平台宣传、编写《中轴西翼非遗路书》等不同形式,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可读、可看、可听、可游性,从不同角度助力申遗工作。

张冠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