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7 06:51:03

  中新网兴安盟2月3日电 题: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陈丽红

  “扭腰,转身,好!”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宝城村女子高跷队的队员们就开始排练起来。这个春节,这支高跷队接到了不少新春巡演的邀请。

  “大家加把劲,好好练,今年咱们争取还拿第一。”宝城村妇联主席王晶调 整队员动作之余不忘叮嘱她们。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民间节日里,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或跳跃或扭秧歌,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目前,宝城村女子高跷队成员共30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

  在锣鼓声中,表演者们踩着40多公分高的高跷,展示各种绝活儿,将节日气氛瞬间拉满。

  队伍中的初凤春年过六旬,然而不仅身子骨硬朗,还能在高跷上如履平地,表演时更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在一众表演者中格外醒目。

  小时候的初凤春抱着“谁说女儿不如男”的想法,十四五岁时就加入高跷队。初凤春说,当时不怕高,也不怕摔跤,非要学踩高跷。

  “高跷是学会容易,学精难,一些复杂的动作需要长时间磨练。”初凤春说,“没想到,我这一踩就是40多年。”

  在初凤春眼里,宝城村人爱高跷,不仅因为它是祖辈文化的积淀,更是踩在高跷上,象征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队伍里,“90后”的李珊珊是最小的队员。父亲曾是村里的高跷演员,她是跟着父亲学会踩高跷的。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李珊珊印象中,她出生长大的宝城村貌似“高跷村”。受父亲影响,长大后的李珊珊加入了高跷队。

  在她看来,踩高跷并非难事,“只要胆子够大!”如今,“将这门儿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已被她列入人生计划之中。

  踩高跷这项民间艺术能在年轻人手上传下去,这让65岁的屈延年甚是欣慰。他告诉记者:“在宝城村,高跷的传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踩高跷是我们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屈延年曾也是村里出了名的高跷演员,如今自己年龄大了,便从台前转到幕后,在女子高跷队担任起了鼓手。在他的鼓声中,宝城村的高跷队声名远扬,越舞越红火。(完)

现场的阿根廷球迷高举传奇球星马拉多纳手拿世界杯的人形立牌,就连他们助威的手鼓上也是马拉多纳的头像。

那么,梅西能够率队在本届世界杯上夺冠吗?

11月22日,全世界的媒体、球迷都在关注着卡塔尔世界杯,中国的媒体、球迷也不例外!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男足与之前4届世界杯情况一样,无缘世界杯决赛圈。对于这样的结果,绝大多数的球迷已经见怪不怪,毕竟中国男足的实力也就那样。卡塔尔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李铁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事件也有了后续,事情远比大家想象的严重,而李铁本人或将受到重罚。

阿根廷队上次在世界杯首秀中输球还是在1990年世界杯,当时他们输给了喀麦隆,之后他们以小组第三出线。

这届世界杯

格子出现在这个位置战术价值很丰富,既能够发挥他组织串联的作用,也可以发挥他影锋的特质,依靠大吉鲁的支点作用,灵活跑位,捕捉战机。

陈东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