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台湾供电压力大或成AI产业发展障碍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12 10:11:36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知名能源学者梁启源11日在台北表示,台湾如果要发展人工智能(AI )产业,未来供电压力极大,这或将成为发展AI产业的障碍。

  当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用爱发电如何拥抱AI?”记者会,梁启源出席并作相关表示。

  梁启源表示,根据台当局预测,从2023年至2028年,台湾的电力需求增长率约为年平均增加2.4%,但这只考虑到电动车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考虑AI产业的需求。如果要发展AI产业,在电力来源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供电压力极大,或将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障碍。

  梁启源认为,台当局有关未来电力开发的计划过于乐观,但与实际进度恐有严重落差。目前对外公布的“供电蓝图”,建立在兴建中的电厂能如期完工的假设上。面对缺电局面大谈发展AI产业,电到底从哪里来?

  此外,《联合报》11日一篇题为《别因缺电使AI变悲哀》的文章指出,AI产业耗电量庞大,若AI“巨头”企业在台扩大投资,电力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于近期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冬春季节,我国降水量偏少,2月下旬以来天气回暖,沙源地气温迅速升高,裸露的沙源地容易迅速起沙。同时,3月10日发生寒潮,在冷空气和大风的作用下,形成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同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9年秋季学期,人教版、湘教版等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袁孝亭是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工作组核心成员,主编过多部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基于2017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增加了天文、地貌、土壤、植被、地球演化史、海洋科学等内容。

  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14个,比上月减少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1个。

  袁孝亭曾参与教育部在2022年的专家调研,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将中学地理课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的建议,对基础教育的确有很大好处,但目前想要实现“并不现实”。背后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地域文化等人文和区域地理,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改名后,这部分内容难以划在地球科学范畴之下,将无处安放。

  从食品安全,到医疗美容,再到直播带货,被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威胁着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深深伤害了消费者的信心。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工作,并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另据报道,今年1月13日,2023年海关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面向全国海关系统播放了《国门卫士岂容违纪破法之三》警示教育片。会议召开当天,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副司长窦树龙被工作人员带走。随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窦树龙与黄埔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胡文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

杨豪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