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兄弟、父女作伙来打拼 台胞龙年启新程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3 14:37:20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兄弟、父女作伙来打拼 台胞龙年启新程

  作者 朱贺 林世雄

  17日傍晚时分,持续八天的四川成都新津斑竹林景区首届台湾美食年货节落下帷幕,也为活动召集人、台青李伟国的春节假期画上圆满句号。

  “登陆”近十年,留下过春节对李伟国来说并非新鲜事,今年是格外热闹、难忘。假期里,他邀请二十余位台湾美食商户参加集市,有长辈已在宝岛从事小吃贩售数十年,此次专程前来“试水温”。投身两岸交流多年,李伟国期待新年有更多台胞来大陆找寻商机,“美食是很好的切入点”。

  “刈包是台湾小吃,外形就像一个饱满的钱包,寓意恭喜发财,特别受欢迎。”李伟国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此次美食年货节引入肉纸、热狗棒等台湾夜市常见美食,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宝岛风味。

  张罗年货节让李伟国忙到“脚不沾地”,除夕夜与家人视频通话,互道新春快乐,仍是必要的仪式感,其中包括两千公里外、留在厦门过年的弟弟李伟邦。

  作为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华灿工场的项目总监,李伟邦的假期一样为活动忙碌。受新冠疫情影响,他曾有三年未到大陆,去年6月回厦门,发现“无论市场还是科技发展,这里的变化速度比想象中还快”,更加坚定要适应当地环境的目标。

  像李家兄弟一样,不少在大陆打拼的台湾同胞,受身边人的影响跨海而来,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天地,北京台青刘元媛和姐妹亦是如此。

  早年在北京高校就读,刘元媛认为大陆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帮助她累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如今成为一名中医师,她感受到多元的发展机会。

  “爸爸有些情怀,很鼓励我们去大陆看看。”刘元媛说,耳濡目染下,一家三个女儿先后到大陆求学、就业。刘元媛的打拼故事也为姐妹提供“样板”,姐姐到深圳从事中医相关工作,妹妹则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今年回台湾过春节,刘元媛也没有闲下来。她为不少亲友义诊,“就像对家乡的回馈”;除夕与家人“围炉”、包饺子,浓浓年味让她仿佛回到小时候,“我们在饺子中放花生米,吃到的人会找阿嬷领红包”。说到新年期许,刘元媛希望能影响更多伙伴,增进大家对中华文化和中医的了解。

  留在北京过年的台青郑艾玲同样于工作中度过这个假期:到公园参与集市摆摊,在人头攒动中感受庙会气氛;带小朋友制作手工“凤凰”,“讨个龙凤呈祥的好意头”。此外,她也带上年菜到大陆好友家聚餐,排解思乡之苦,深度体验北京年味。

  2012年,郑艾玲在北京投身早教行业,发现青少年航空模型教学前景广阔,学生家长也鼓励她独立创业。当时,父亲郑富德在台湾从事航模制作已四十余年,航模批量化生产引发行业转型,也让他遭遇发展瓶颈。郑艾玲便劝说父亲来北京看看。历经四年考察,郑富德2016年在北京开设了一间航模教学工作室,找到了事业“第二春”。

  疫情期间,父女二人留在台湾,去年10月才回到北京。郑艾玲形容为“终于填补了心中的空缺 ”。新岁已启,她希望工作室再度起航,继续推广手作航模与相关教育理念。(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张芹

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昌1月9日电 (刘玉洁)1月9日,记者从江西省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工作医疗物资保供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江西省疫情防控常规药品物资产能产量比较充足。

  2021年10月,灵台县发生了暴雨灾害,城区街道到处可见堆积的淤泥和垃圾,影响了市民正常出行。为了尽快恢复城市面貌,环卫工人们连续加班加点,在泥泞不堪的路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清理冲洗,不少女环卫工的衣服和鞋子都被溅上了泥水,她们也顾不上这些。正是在环卫工人的带动下,一些民众积极参与其中,让“灰头土脸”的县城焕发生机。

  <strong>(新春走基层)湖北孝昌:闲置荒地变身交通驿站 电商助村民增收</strong>

  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清福表示,大陆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为台胞往返两岸提供了很大便利。苏州市台办主动联系此次返台定向航班,还安排了送机服务,让台商台胞能返回台湾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生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

谢伊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