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龙的“船”人:打磨技艺46年 难舍龙舟情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1 14:38:57

  中新网温州6月8日电(周健 陈豫州)推刨声、切割声、敲击声此起彼伏……连月来,在浙江温州瑞安五星村的龙舟工坊里,匠人们正赶制着龙舟。其中,瑞安传统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彭金华,自26岁开始制作龙舟,至今已有46年的经验。

  彭金华介绍道,瑞安传统龙舟形制长约18米,宽约1.4米,分前后十七档,由32名划手和包括舵手、锣鼓手在内 的共40人组成。制作一艘龙舟需要经过安龙骨、放横梁、拼接里外浪板、装边板、上龙爪、收档等工序,最后用两根粗竹缆穿过龙舟头尾两端的横梁,绑紧船身,才算大功告成。

  瑞安传统龙舟的制作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彭金华说,制作龙舟首先要选好材料,必须是坚硬且新近砍伐的杉木,且越长越好,一般选取14至15米以上。龙舟不同部位的选材也各有讲究,中间的龙骨要直,船身两侧的龙爪要弯且长。

  此外,浪板的制作极为关键,因为它位于龙舟底部,关系到龙舟的使用寿命和划行稳定性。制作精良的浪板,会呈现出“W”形的波浪条纹,兼具美观和实用。由于瑞安龙舟划法特别,在竞赛中不调头,而是划手转身反方向坐,因此还特别设计了踏脚木,以便划手借力转向。

  龙舟的制作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打磨,还伴随着丰富的文化仪式。比如,制作龙爪的木材必须用红绸束紧,在鞭炮的响声中迎入造船厂,俗称“迎龙爪”。龙舟“上水”前有着不能接触水源的传统,必须选个良辰吉日……这些仪式源自古人对龙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多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彭金华回忆,在他年轻的时候,瑞安塘河两岸村村都备有龙舟,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赛事是瑞安的一大盛事,每每举办都万人空巷,还带动了当地糕点、酒店等生意的繁荣。在瑞安,龙舟是连接村社、促进交流、繁荣经济的一条纽带。

  然而,当下瑞安传统龙舟制作技艺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彭金华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于他而言,龙舟不仅是一种竞技工具,更是瑞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希望龙舟文化能够一脉相承,让百龙竞渡的塘河继续成为瑞安乃至全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彭金华如是说。(完)

  <strong>给中国典籍中的1080种“妖怪”上户口 他发现:90%妖怪都与人为善<br /></strong>

  家里的老人也能感受到镜头另一端的陪伴,知道在不远的地方,他们的子女、孙女在关心着他们。

  专家也表示,近期相关行业用人需求增加、缺口加大,一定程度反映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带来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经济加快回暖、消费逐渐复苏。

  “发展商业养老金融,创新服务和产品形态,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也能够提供更多满足不同偏好的金融产品。”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银保监会先后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等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爷爷平时作息规律,一般凌晨4点就会起床,而在当天,到了凌晨6点爷爷仍然没有动静,随后爸爸通过监控观察,预感不妙。由于生前罹患癌症,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本来5月11日要送他去住院的,但当时上海因为疫情封控了。如果不是装了监控,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得知这件事。”朱祎祎说。

  ——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强化线索摸排,推进源头治理,针对性梳理出894处重点水域、1200余个重点场所,组织49个暗访组深入沿江384个涉渔重点区域场所进行暗访检查,发现可疑问题线索115条,逐一部署落地,对群众有效涉渔问题举报线索100%完成核查。

林怡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