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环岛公路旅游爆棚 观光巴士票“秒光”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5 22:46:33

  中新社海南文昌2月23日电 题:海南环岛公路旅游爆棚 观光巴士票“秒光”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符宇群

  春节假期刚过,海南推出新玩法——旅游公路观光巴士。两条线路售票通道一经开放,前三日的票“秒光”。记者参与其中一条线路体验时发现,同行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也有不少海南本地人家庭,还有外国游客。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去年底开通即“爆棚”。全线近千公里,贯穿了海口、文昌、琼海等12个沿海市县,沿途经过84段景观区域,几乎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景观,游客可以沿路深入体验到海南岛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情。

  春节期间来自全国的自驾、骑行、摩旅游客,以各种方式开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打卡之旅:或在万亩盐田中穿梭,或在最美海湾中旅拍,还有游客沿路发掘,诸如燕子洞等“小众景点”频频曝光。

  旅游公路观光巴士开通,促进“旅游公路”向大众化的“公路旅游”变身。一路上,侨乡百年骑楼老街、独具特色的灯塔、绵延数公里的风车海岸等,观光巴士仿佛一座“移动观景台”。“候鸟老人”王志斌说,观光巴士为不便自驾的游客,提供了便利体验。海口游客胡颖则说,观光巴士配导游全程讲解,也让本地人更深入了解家乡文化。

  海南原生态自然景观受到游客欢迎。初次游览环岛旅游公路的游客李胜利说,文昌木兰湾海水清澈,沙滩细软,风车列阵,阳光灿烂,灯塔高耸,未经雕琢的海岸风景妙不可言。

  埃及人哈扎姆·穆罕默德(Hazem Mohamed)与海南籍夫人在琼工作生活已5年。在他看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很有特色,此前他沿路去过三亚体验潜水、万宁体验冲浪。他认为,旅游公路将海南沿线旅游资源串联,体验很美妙,“我会推荐首次来的外国朋友乘坐观光巴士了解海南岛”。

  随着众多游客深入体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民众受益良多。首发观光巴士的导游陈行福,乐于向游客推介家乡侨乡文昌。他说,曾经偏于一隅的文昌铺前骑楼老街,如今成了旅游公路上的“网红街”,游客在此体验海南人原生态生活。记者所见,老街停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传统店铺林立,烟火气十足。特色老店“得利糟粕醋”餐厅老板娘说,春节期间,中午开餐后,一直“翻台”到夜里12点;老街入口处卖海南热带水果的阿姨则说,切水果切到“手软”……

  在文昌铺前骑楼老街体验当地人生活方式、在东方鱼鳞洲灯塔聆听海浪、在昌江棋子湾欣赏海南岛西部海岸最美落日、在陵水疍家渔排感受“海上村庄”风情……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不断吸引游客“打卡”,正推动海南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

  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陈耀建议,尽快构建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为骨干的旅游产品体系,加速环岛旅游公路由具有旅游性公路向“公路旅游”产品转变。通过产品打造,为游客提供更多体验和消费机会,让沿线区域民众获得更多就业增收机会。(完)

  北青报记者获悉,鉴于国内联赛受客观因素影响,连续经历3个非同寻常的赛季,期间无论是赛事主办方,还是俱乐部及联赛各有关方面都经历空前的挑战与困难,联赛的正常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为此,2023赛季中超及各级国内职业联赛当务之急,无疑是全面恢复赛事的正常运行,全面恢复主客场制、竞赛日程的合理安排,吸引球迷重返比赛现场,让联赛恢复生机与活力。

  <strong>多因素导致智能手机产业低迷</strong>

  “我们应该认识到美国的种族主义和偏见根深蒂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前主席约翰·艾伦将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归咎于“今天美国文化中仍然存在的、尚未解决的暴力种族主义”。艾伦表示,奴隶制是美国的原罪,这种“先天缺陷”并没有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而消失,白人至上主义意识形态和组织的复活植根于此。

  经审理查明: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被告人张恩亮利用担任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379万余元。2004年7月至2021年3月,张恩亮利用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主席,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鹤岗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以及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在人事任免、工程承揽、项目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及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317万余元。2015年上半年,张恩亮利用担任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共计人民币3000万元,数额巨大,进行营利性活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羊城晚报:体验了一把当爸爸的感觉,最大感触是什么?

许湖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