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甘肃: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4 18:01:32

  任振鹤表示,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甘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蓄动能、增后劲。具体就是围绕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大行动,重点做了盘活存量、引出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的“五量”文章。

  在盘活存量上,甘肃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批“老字号”正在成长为根基稳固、枝繁叶茂的“产业树”。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产业活了、链条长了、企业数量也多了,“十四五”以来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9家。

  在引入增量上,甘肃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央企连续三年集中签约,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投产。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金额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投资410亿元的浙江巨化集团硅氟新材料项目落户在“石油老城”玉门,刷新了甘肃工业项目的投资纪录,各方看好甘肃、投资甘肃的热度持续升温。

  在提高质量上,甘肃集聚了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兰州生物所等优质科创资源。甘肃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在重离子物理、生物医药、冰川冻土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在增强能量上,甘肃有86个县市区,86个县市区发展起来就是86台“发动机”,我们将县域分为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五种类型,因地制宜引导分类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大县,近三年新增了16个百亿县域,累计达到36个。

  在做大总量上,对甘肃来讲,只有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实现追赶进位。甘肃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一年一进步,三年迈大步。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 ,是2012年的2.2倍。这既是量的积累和跨越,也是质的变化和提升,更是精气神的极大增强和提振,甘肃有信心到“十四五”末再有一个新的大的突

  今年北京市通州区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建设。不断完善纵向传导、横向衔接的规划体系,有序推进乡镇、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落深落细,增强规划执行质效。继续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高精尖产业、民生等领域倾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20年前,国会山并没有节日季前“搞突击”的传统。但随着党争加剧,各方对直到节日季最后时刻才开始制定必须通过的法案、像劫持人质一样逼迫对方妥协的做法也就不再陌生。这时候,立法就像给圣诞树挂礼物,附上大大小小与核心议程不相关、却能互相取悦的内容。尤其在国会即将“变天”时,“跛脚鸭式自助餐”成为一种新常态。英国广播公司也评论称:边缘政策的游戏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鲜明特征。

但只要意志坚定、踏实努力

  <strong>这个春节,你回家吗?</strong>(完)

  着力完善社会资本投入勘查找矿的激励政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支持勘查找矿的政策措施,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尽快出台新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找矿的积极性。

  行贿不查,受贿不止。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作出部署,纪检监察机关在严肃查处受贿的同时,着力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加快建设全国行贿人信息库,研究建立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行贿人的惩治力度。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多责联动合力追赃挽损等措施提升打击行贿行为的精准性有效性。如,辽宁省大连市纪委监委出台专门文件,规范惩治行贿的重点、方式、程序、策略等,创新建立对留置案件行贿人处置集体研判、相关单位联合惩戒等机制,构建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完整链条。

陈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