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跃龙电排站重建工程迎重大进展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3 02:09:03

  中新网肇庆1月31日电 (程景伟 刘义阳 刘海军)据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31日消息,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东肇庆市跃龙电排站(旧站)重建工程近日迎来重大进展,压力涵穿堤顶管实现全线贯通,副厂房顺利完成封顶。

  跃龙电排站(旧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江滨堤与工农南路交汇处,是端州城区中部唯一排涝设施,承担着跃龙涝区防洪排涝的重要功能。

  该站始建于1961年,至今已逾60年,站内设备陈旧老化,水工建筑物破损严重,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排涝需求。重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重建跃龙电排站和加固自排涵闸工程。项目于2023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工期780天,是肇庆市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中交四航局肇庆市跃龙电排站(旧站)重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徐云浦称,这次完成的压力涵穿堤顶管作业,顶管内径3米、外径3.6米,是肇庆市实施的直径最大的顶管施工工艺,也是首次在肇庆江滨堤进行顶管施工。顶管施工总长108米,分成2段双孔并排顶进贯通江滨堤。施工现场临近拥有500余年历史的肇庆市古建筑崇禧塔,且周边紧靠住宅小区,工程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 及风险较高。项目团队实施新型泥水平衡式岩石顶管施工工艺,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既保障了江滨堤路面及周边建筑稳定,又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交通运行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跃龙电排站(旧站)副厂房已于1月25日顺利实现封顶,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建筑高度13.6米。徐云浦表示,副厂房好比人的大脑,是整个电排站的“中枢神经”,将负责接收全站各处传入的信息,即时掌握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信息进行整合,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变化情况。当城市出现强降雨信号时,依托副厂房的作用,整个跃龙电排站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启动站内6台立式导叶混流泵,可实现46.5立方米/秒的排水量,助力城市解决内涝问题。(完)

  月球年龄为20.3亿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李金磊)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月6日全国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67.6万人次,创新冠疫情以来新高,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日均增长124.2%。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重启,美国极力推动“四国机制”不断升级。2021年3月至今,四国已举办四次领导人峰会,会晤成果涉及军事合作、经贸投资、技术竞争、全球治理等多领域议题。该机制打着建设“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旗号,坚持冷战思维,是典型的“身体进入了21世纪,思想还处于冷战时代”。目前看来,“四国机制”已与美国“印太战略”下的多种安全架构相互对接,共同构成了美国多点状、网络化的联盟体系,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维护霸权的重要机制。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文心一言落地,首站将直接接入百度搜索。一些相关功能已陆续在百度搜索内上线或内测,包括多答案回复、智能生成等。”(完)

  伊特鲁里亚文明曾被认为是一种消失的文明,历史文献中有关伊特鲁里亚人的信息寥若晨星。罗马征服伊特鲁里亚后,伊特鲁里亚语被拉丁语取代,伊特鲁里亚人的历史被湮没。直到2500多年后,人们发现了几乎完整的伊特鲁里亚墓葬,里面有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漂亮的壁画,这一文明终于重见天日。随着伊特鲁里亚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这一消失的文明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对当年地中海北岸的文明碰撞和融合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人类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然》杂志解释:“这是因为任何作者的归属都意味着对工作的责任,而人工智能工具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林秋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