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何时走出低迷?业界指具有利条件憧憬2024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7 23:28:37

  中新社香港12月14日电 (记者 魏华都)港股今年交易步入尾声,市场料全年再次告跌。近日,多位市场人士及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港股受挫主要是由于外围因素影响,过去一段长时间,环球利率上升令资金链受制。展望2024年,相信港股市场依然具备有利条件,凭借其韧性走出低迷。

  “利率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从去年起开始了比较进取的加息周期,香港跟随调整,令息口抽升,影响投资气氛及资金流动性。”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卓亮说。

  港股在今年11月先扬后抑。踏入12月,恒生指数进一步寻底,更一度跌穿16000点,创今年以来新低,成交量维持800亿港元左右。市场预料,年底投资气氛淡静,投资者的风险取态倾向保守,大市难有起色,但下行空间有限。

  “香港通胀一直维持温和,在美国加息下香港名义利率跟随上升,令实际正利率更严重。简单而言,香港资金成本更高,是港股落后的一大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资金流动性收紧,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卓亮又说,日本在环球息口飙升情况下,长期维持负利率政策,资金成本全球最低,加上日元贬值对日股有利。

  事实上,港股历史上曾遇上多次大震荡,从1987年环球股灾到2008年股灾,港股在危机过后总能找到新方向,至今仍是全球重要股票市场之一,足见其韧性强。

  “目前港股没出现股灾,也非资金链断裂,只是因为息口高的关系,市场作出调整,不是大问题,而且这是大环境造成的,不是香港独有。”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说。

  中银香港私人银行副总经理陈卫全也认为,2008年股市波动属全球系统性风险事件,现时港股跌势源于加息周期下投资者风险配置转变,两者情况不可比拟。

  港股目前处于偏低位置,市场憧憬美国联邦储备委 员会(美联储)明年上半年减息,为股市带来支

  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连续第三次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陈卫全认为,美联储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为5.4%,比9月份的预测低;预计明年底该利率中位数将下降至4.6%,也比9月份预测的5.6%低。这同时反映了明年底美联储可能减息75个点,幅度大于上次预测。

  至于其他利好因素,受访者指出,香港今年经济运作良好,录得正增长、失业率维持低水平、旅客人数上升、消费反弹,以及出口近月由降转升,预料明年会迎来进一步复苏。同时,目前港股估值低,企业于年内回购金额创新高,反映大部分企业盈利及现金流稳健,加上市场已逐步消化内资房地产的调整阶段,将为港股反弹提供有利条件。

  光大证券国际表示,美国硬着陆风险下降,将利好明年全球股市表现。而内地经济复苏进度将主导明年港股市况发展,目前内地各项数据反映经济正处于逐步触底阶段,未来在政策持续支持下,内需消费及工业领域或具较强的向上弹力。

  卓亮认为,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资产市场表现都有周期性。“香港股市市值庞大,一旦明年减息,港股仍有发展的动力,香港市场仍有投资价值。”(完)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78/2097296284381872106.jpg" alt="" /></a>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信息梳理,近1个月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新的投资和扩产计划。2023年1月9日,仕净科技发布公告表示,拟在安徽宁国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原来主营通信设备制造业务的奥维通信在2023年1月2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熵熠(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投资建设5GW高效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以形成军工和光伏双主业并举的格局。2022年12月26日,海泰新能发布公告,拟向全资子公司唐山兴泰光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增资1.9亿元,用于建设2GW光伏组件生产项目。

  此外,即便通道已经建成,也不能彻底解决光伏电站接网消纳的问题。“鉴于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大规模集中式电站如何稳定接入电网,也是一个现实难题。”杨本均介绍,从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特高压外送通道的输送情况来看,新能源的通道利用率依然不高。“比如国家电网近3年在西北密集建设了6条特高压线路,解决电力送出问题,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输送比例仍然较低。”

  业内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速。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此前受制于资金、负债率等条件限制,行业收并购进程缓慢。自2022年11月份以来,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频繁出台且快速落地,部分稳健型房企不再持观望态度,加快启动并购重组方案。同时,部分出险房企抓住机会加快资产处置、提升资金回笼速度。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并购重组大年。

  “仅仅靠得足够近,还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发生熔合。两个原子核更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而非形成单独的原子核。”黄天衡介绍,如果这两个原子核在相互靠近的时候没有发生裂变,而是熔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原子核,此时新产生的原子核就会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激发态。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新产生的原子核可能会直接裂变,或放出一些带有激发能量的粒子,从而产生稳定的原子核。

林意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