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将展示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02 20:41:49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杭)1日,第十一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下称环境文化周)在京拉开帷幕,将持续至6月7日,围绕“携手同心 为美丽北京加油”主线,集中推出百余场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包括举办“十年踔厉奋发 十年蝶变跨越”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成效展,全面总结京津冀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成就。

  本届环境文化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

  开幕式现场,《携手同心 美丽京津冀》主题宣传片拉开了环境文化周活动的序幕。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协同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紧密协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3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为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开幕式上,四位亲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进程的环保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协同故事”。其中,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总队的朱洪涛分享了自己的“协同愿望”: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和精准执法,将新技术、新系统,覆盖到三地的交界区域。朱洪涛表示,希望将来能提炼出足够成熟的执法经验,实现小片区链接大片区,构建起京津冀智慧化生态执法网络。

  开幕式上,著名画家、雕塑家袁熙坤,游泳奥运冠军钱红被聘任为新一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手段传递环保理念,钱红积极参与公益绿跑、义务植树等活动,成为绿色奥运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作为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和钱红表示,将通过拍摄生态环保公益宣传片、参与生态环境主题活动等方式,带动更多市民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环境文化周期间,“我爱地球妈妈”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 演讲比赛决赛将于6月2日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举办。届时,经过市区两级选拔脱颖而出的45名中小学生,将围绕“共享美丽北京 共建绿色未来”主题进行演讲,以青少年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生态环保故事,展现首都青少年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青春风采。

  “十年同行·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主题活动将于6月5日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举办,邀请市民、专家及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共话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实践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人次,为公众了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丰富的平台,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纽带。(完)

  “广东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甚至是商务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指出,广东企业不能只做全国生意,要做全球生意,公司的财务报表、沟通语言、管理模式、人才等都需要国际化。

  从利用外资看,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引资增长46.1%,占比达到26.3%,比2021年进一步提高7.8个百分点。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2596.4亿元,占比21.1%。

  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深厚的文化情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厚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底蕴,集中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结晶,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造。

  从消费市场看,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较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2%,占社零总额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27.2%。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据介绍,“渝见澳洲”少年推介官选拔赛是吸引成渝地区青少年积极参与渝澳两地文旅交流的创新平台。赛事以英语演讲形式,串联主题推介会、区县实地推介、外交官访区县等环节,突出“文旅”“国际”特色,旨在让青少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为加强两地民心相通、促进文旅交流合作构筑新桥梁。首届赛事自2022年7月启动,吸引成渝两地44所中小学的近1000名青少年参与,澳大利亚旅游局中文官网特设活动专栏。

  回谁家过年、家务如何分担等

杜家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