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自废武功”失晋级良机,对阵韩国队不能再这样

来源: IT之家
2024-06-08 11:52:47

  中新网沈阳6月7日电(记者 卞立群)一场1:1,国足在6日晚 间结束的世界杯预选赛生死战中,主场没能赢下泰国队。

  好消息是国足还没“死透”,还有出线机会,甚至从积分排名上还看似占据着主动权。

  坏消息来自末轮“打平就能出线”这几个中国足球宿命般的字眼,以及我们这回要面对的是主场作战的韩国队。

  足球比赛看重结果,从结果倒推怎么都有道理。因此在一些不理想的比赛过后,教练的排兵布阵总被拿出来说事,这有时有点不公平。

  但这些对于今天的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并不太适用。因为没能主场赢下泰国队,就是一场彻头彻尾战术上的失败。

  一团乱麻

  从对阵泰国队的首发阵容来看,原本以为伊万科维奇是针对之前对阵新加坡队时,球队单后腰战术暴露出的隐患做出了一些调整,徐皓阳、王上源、高天意三名偏于控球和防守的球员坐镇中场。

  但万万没想到,比赛之后才发现,国足实际上依旧是王上源担任后腰,高天意和徐皓阳更多在前场活动,很少参与球队的防守。

  如此安排意在加强进攻,可使得王上源在防守端完全应对不了对方的各种短传渗透。由守转攻过程中,也无法有效转接球,因此就形成一种混乱的局面——泰国队进攻球员常常直面国足中卫蒋光太和朱辰杰。

  而两名中后卫防守成功之后,准备出球发起进攻时,却常常找不到中场接应点。

  不仅如此,善于边路突破的韦世豪在前腰位置有些被束缚住了腿脚,同样在边路优势更为明显的费南多也出现在了中路,无法完全施展自己边路突破盘带的能力。

  总的来说,伊万科维奇的安排,不但没有扬长避短,反倒自废武功,还完完全全放大了自身的弱点。

  国足的丢球就是源于由攻转守过程中,高天意和徐皓阳落位缓慢,没有跟得上对手中路包抄球员所导致的。

  固执己见

  单后腰之下国足落入危险局面,实际上早在国足两战新加坡队时,就已经多次暴露出问题。面对实力更强的泰国队,伊万科维奇依旧采用单后腰,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担任单后腰的王上源是否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另一个判定点在于,前场进攻是否能有效压制得住对手。从进攻来看,这场比赛国足毫无配合,都是长传找到前场,真正通过有效运动战配合打入前场的机会微乎其微。

  而在打不开局面时,伊万科维奇想到的依旧不是调整阵型,而是用拜合拉木换下高天意,前者本就是禁区内支点作用更明显的前锋球员,结果又是出现在他并不熟悉的右前卫位置上。

  到了比赛最后阶段,急于进球的国足换上蒋圣龙和张玉宁,换下王上源和阿兰,这意味着彻底放弃中场。

  这反倒成为比赛转折点,而且王上源下场之后,国足攻防两端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简单粗暴地长传找高点,反倒帮助国足扳平比分。

  这不是伊万科维奇指挥有方,恰恰是对其固执己见的既定技战术安排的最大否定。

  打平就出线?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在现场记者的再三坚持追问之下,伊万科维奇才回答了谁来为平局负责的问题。他表示:“本场比赛对双方都很重要,作为职业教练,对任何结果都要负全部责任。”

  不过在新闻发布会开始阶段总结比赛时,伊万科维奇所表达的内容,没听出太多为此负责的意思,他只是表示很遗憾没赢下泰国队。

  “之前我也说了,泰国队很有实力,我们采取了一些进攻方案。这场比赛很重要,球员们带着压力踢比赛,我对他们的表现没有异议,都尽力了。场上瞬息万变,点球没打进对比赛节奏有影响,之后的几次机会没有把握住。除此之外,我们进攻还是需要一些配合,有耐心地组织才能得分,在这方面差了一些。”

  出线形势方面,国足在积分榜上以8分排名第二,领先泰国队3分,依旧掌握主动权,下一场战平韩国队即可出线。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应该过多批评国足的表现,外界也本不必如此悲观。但不得不说,如果末战这么踢,那国足根本不可能逼平强大的韩国队。

  甚至想寄希望于自己小负韩国队,另一边新加坡队小负泰国队,从而以净胜球优势晋级,这同样没什么可能。

  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国足在有限时间里能做出有效调整,不要再执迷不悟。

  留给中国队的机会和时间真的不多了。打平就能出线,国足再拼一次吧!(完)

  元旦假期,全市各大剧场实现应开尽开,75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91台303场,吸引观众5.7万人次,票房收入849.3万元,线下演出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

  编辑丨杨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大家表示,要牢记习主席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希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strong>公共科目笔试:</strong>

  在王汉锋看来,2023年股市资金面供需情况有望较2022年有所改善。预计2023年投资者情绪修复有望带动公募基金发行回暖,预计2023年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为6000亿份-9000亿份,对应权益类持仓贡献的增量资金规模约4000亿元-7000亿元。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QFII/RQFII以及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在1000亿元-3000亿元左右。预计2023年A股回购、产业资本增持金额有望达到2000亿元-3000亿元。预计私募基金对市场的资金增量贡献可能在3000亿元-5000亿元。

  张明杰:期待和儿子一起报名参赛

陈慧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