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3 16:26:17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学术随笔)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为用历史眼光读懂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

  研究世界中国学,重在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全球视野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整体性观照,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用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这无疑是深化和拓展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增进国际社会对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了解,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研究范式和学理支撑。研究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因为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正确认识中国就无从谈起。这种整体的、历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是十分紧要的,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又恰恰是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所忽视和欠缺的。比如,国外一些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总是被实践证伪,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学界公认。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 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张西平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梅西和C罗被誉为当代足坛最伟大的球员,二人的“最后一舞”被视为“一个时代的落幕”。与二人一起挥别世界杯的,还包括卢卡·莫德里奇、路易斯·苏亚雷斯、蒂亚戈·席尔瓦、安赫尔·迪马利亚等诸多80后球员。

彩虹袖标其实算不上球员们为卡塔尔准备的“特别礼物”,早在2020年英超的比赛中,德布劳内,马奎尔就戴过彩虹袖标。去年6月底的英格兰vs德国的比赛中,哈里-凯恩也戴过彩虹袖标。但在本届世界杯之前,国际足联并未对此有太多表示。

世界杯激战正酣,强队相继登场。D组一场焦点大战在法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展开。赛前数据统计显示,法国与澳大利亚在历史上一共交手5次,法国3胜1平1负占据上风。最近一次交手发生在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首轮,当时法国凭借格列兹曼的进球以及对手的乌龙球以2-1取胜。4年后的世界杯,两队再次分在同一小组,法国队全力争取开门红,而澳大利亚则迎来复仇之战。

世界杯:墨西哥VS波兰

这是发自内心的怒吼,可以想到屏幕外女记者的脸色得有多难看。

通过比赛,去激发人民向往自由的渴望,去弥合人群矛盾的裂隙,去鼓舞万千同胞的精神。

许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