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生:中国全面依法治国为国际人权保护事业注入新能量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4 01:29:23

  中新网合肥6月21日电(记者 张强 张俊 韩苏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刘昕生21日说,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深刻反映了中国在不断探索发展,不断创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历程,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世界,为国际人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能量。

  当日,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专题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中国多个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和中国人 权发展基金会理事、特邀理事等近百人参会。刘昕生在会上作大会发言。

  刘昕生介绍,法治是实现人权的基本途径,人权保障是法治追求的目标。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内容的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中国向全世界推出的实现人权与基本自由,充分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

  刘昕生表示,实现全面人权法治保障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的新形象、新经验,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人权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人权发展道路。这一经验和道路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学习借鉴。

  刘昕生说,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了“发展促进人权享受”和“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人权”两项决议。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法治体系建构,深入开展立法、司法和执法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坚定不移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全力维护联合国多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据介绍,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维护和平守护人权,实现发展推动人权,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平等交流促进人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加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人权的努力,也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这对坚定中国人权自信、提升中国国家影响力、构建人权话语体系、掌握国际人权保护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刘昕生认为,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发展促进人权,全面依法治国,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还将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和国际合作,开展人权交流,为全球人权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同各国民众一道共建美好未来。(完)

  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安全员谢波原本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重卡驾驶员,2019年起正式成为了该项目的安全员。回忆起刚刚就任时的经历,谢波表示:“当时的智能重卡系统还不稳定,作为安全员出车比开传统重卡还要紧张。”

  <strong>再现高田气囊</strong>

  三是强化上市委、重组委廉政建设。增强委员的政治意识、公权力意识、规矩意识,打造忠专实的委员队伍,制定上市委、重组委监督管理细则,强化委员在廉政承诺签署、股票及其他投资行为管理、廉洁从业事项报告、禁止谋取商业利益、回避等方面的管理,切实防范有关的廉政风险。

  一是充分评估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廉政建设和监督工作。全面梳理评估廉政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分析研判全面实行注册制后交易所权力运行新变化新特点,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廉政监督,把各项监督要求嵌入注册制改革全流程,完善对发行审核的嵌入式监督,从严管理审核人员和“两委”委员,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对资本市场领域腐败“零容忍”。

  2022年12月24日,山西省朔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朔州市朔城区振华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经查,该服务站使用过期医用防护口罩且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上述行为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2023年1月11日,朔州市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该服务站处以警告、没收涉案医疗器械、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节后开工忙,宁夏、山东、江苏等多地的各类招聘活动火热启动。

林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