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论”冲击了谁?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7 17:27:50

  近段时间,“中国冲击论”再现。这跟当初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类似的论调相比,既有熟悉的配方,也有不同的佐料。

  熟悉的是,这依然是中国威胁论的变体。不同的是,这次“中国冲击论”瞄准的是中国新能源产品,发生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跃迁之际。

  告别“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

  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冲击论”开始出现。美西方炒作称,中国的贸易冲击影响了美国制造业就业。但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相对低端,还是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出口的产品多是玩具、家具、纺织品等产品,这种论调并未掀起多大波澜。

  因为当时的经济学家还是信奉这句老话:如果另一个国家想以低价卖给你很多有用的东西,你不应该抗议,而应该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已告别“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的时代,现在已经转变为用装备、电子产品换粮食、矿物,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板等新能源产品畅销全球,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美西方显然不希望看到中国顺利转型,新一轮“中国冲击论”即沉渣泛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对三里河表示,“中国冲击论”跟产能过剩论没有本质区别,产能过剩论更多是想打压中国的“新三样”,“中国冲击论”更多是从增长角度批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消费已成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近日在《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似乎不愿意增加消费需求,剩下唯一的出路是维持巨额贸易顺差,把中国生产但不能或不愿意消费的东西倾销到其他国家。

  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中国在促消费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如今,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73.7%。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消费增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金瑞庭说,中国正在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营造消费场景、构建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环境,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文旅消费、绿色消费活力足,消费市场潜力正在释放,并不存在所谓单一依靠贸易顺差方式来维持中国经济增速。

  从春节、清明、“五一”假期的汹涌人潮中,人们可直观感受到消费的活跃。

  再者,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生产的发展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促进消费的增长。

  “中国冲击论”是射向本国消费者的箭

  “中国冲击论”是美国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而制造的借口,这看似是射向中国的箭,但实际上却是反噬本国消费者的自伤之箭。

  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近日在《纽约时报》发文说,美国政府当下在国际贸易中顽固地使用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只会推高国内物价、限制消费者选择,并危及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

  高盛分析发现,从2018年初到2020年初,关税目标商品的价格上涨了约4%,非关税目标商品的价格下跌了1%。

  这些更高的价格几乎全部由美国公司和消费者承担。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 1300美元。

  “中国冲击论”忽悠不了世界,因为中国带来的不是冲击,而是福利。中国新能源产业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为中国商品鼓掌。”有专业学者测算发现,美国进口货物中中国产品占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美国商品消费价格水平就下降约2%,其中中低收入人群受益最大。

  对于美对华加征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开批评,表示更多贸易限制可能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正如史蒂文·拉特纳所希望的那样,我们能够回归大卫·李嘉图在两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的东西:比较优势理论。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在此背景下,2022年末,美国一些航空公司对商业旅行需求的持续复苏表达了乐观的声音。达美航空首席执行官巴斯蒂安(Ed Bastian)称,在通货膨胀显著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优先考虑对自己和体验进行投资”,航空公司和更广泛的旅游业有望从这种青睐体验而非产品的趋势中受益。

  2022年,福建出台高质量实施RCEP的32条措施,签发原产地证书2.57万份,货值103.7亿元人民币。福建省省长赵龙在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福建将积极培育国际营销公共平台,政策支持企业运用RCEP优惠关税等规则开拓市场、抢抓订单,推动“福品卖全球、全球买闽货”。

  答:检察机关把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民营企业守法经营有机结合,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帮助农民工追欠挽损的同时,注重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让企业发展更健康。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根治欠薪工作较往年更为复杂、更为严峻,一些企业因自身经营遇到严重困难而导致欠薪情况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注意把握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劳动报酬与恶意欠薪的界限,坚持宽严相济为指导,依法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通过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举措,对自愿认罪悔罪、尽力补救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作出不捕不诉决定、及时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提出轻缓刑的量刑建议,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涉罪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如,在江苏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起诉案中,检察机关对恶意欠薪后潜逃外地且归案后拒不认罪悔改的潘某某依法批准逮捕,同时动态审查把握潘某某的社会危险性变化等条件,在其积极认罪认罚、全部清偿拖欠工人工资并取得谅解后,依法及时向有关机关提出变更羁押强制措施的建议,潘某某被变更为取保候审,为工人持续就业提供了稳定工作环境。2022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不批准逮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706件760人,不捕率为66.09%,较去年同期上升9.61个百分点,较其他刑事犯罪案件平均不捕率高23.20个百分点;共决定不起诉1202件1444人,不起诉率59.11%,同比上升11.75个百分点,较平均不起诉率高34.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地检察机关依托司法办案督促企业合规经营,如在贵州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捕不诉案中,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合规主导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对涉案企业合规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引导涉案企业实质化合规整改,努力实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助推企业依法健康发展的双赢多赢共赢。

  已是深夜,王志华和同事依旧在忙碌,这注定是一个与病魔赛跑的不眠夜。“我们所需要的不多,就是希望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王志华说。(完)

  <strong>“很多人这样美化简历”“他有罪吗?”</strong>

  当天是这对小夫妻当上列车长后,首次在同一趟重联列车搭档担当“双车长”值乘任务。丈夫彭昊出生于1992年,妻子洪媛比他小三岁,都是“90后”,都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客运段的列车长。刚入职时两人在一个乘务班组,从相识相知、互生情愫,2022年组建了甜蜜的小家。

吴怡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