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协同合作 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5-30 14:28:00

  中新社武汉12月3日电 (武一力 李璐)首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3日在武汉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局长刘亮在论坛上表示,长江是全世界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长江流域各方正紧密协同合作,致力将长江打造成“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长江水系内河航道占中国内河50%,港口码头泊位占90%。朝着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目标,长江航运持续提升“含金量”。

  自2005年起,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首次跃居世界内河首位,至今仍位居世界内河首位。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177万标箱,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4650.5万吨,同比 增长7.6%、6.9%、10.5%,均创历史新高。

  目前,长江亿吨大港达15个,万吨级生产性泊位达451个,长江引航年均引领中外船舶6万余艘次。2012年以来,长航局改善干线航道2600多公里,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五万吨级船舶畅行南京,基本形成了江海联通、干支衔接、局部成网的总体格局。

  据《2022长江航运发展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支流保护修复、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强化。目前,300余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在长江投用,3.3万艘内河船舶基本实现“零排放”。

  此外,长江电子航道图已覆盖长江干线2688公里航道,联通金沙江、赣江、信江、汉江、嘉陵江等支流高等级航道2051公里,初步构建长江水系“干支联通”电子航道“一张图”。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认为,应更好发挥内河航运潜能优势,提升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运输比重。同时,要加快内河航运绿色化转型,推动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完)

  三曰“养”。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康复期间的咳嗽、乏力等症状,中医药亦有调节之法。

  为了尽可能收治更多的患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行“阶梯式”收治重症患者。该院质管科主任朱洁明介绍说,根据患者病情,医院各科室优先从急诊、发热门诊、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感染科等科室开始收治重症患者,患者病情转好后转到中医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等病区,实现病床高效流转。

  ▶ 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助企纾困。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同时,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怎么加?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生产及销售蒙脱石散的康芝药业3日也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称,目前公司通过外招、从其他基地内部调动员工、调整排班等方式加班生产,以保产品的供应。

黄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