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英企业家峰会在伦敦开幕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5-30 11:03:55

  人民网伦敦5月29日电 (许立群、余颖、周卓斌)5月28日,第三届中英企业家峰会在伦敦举办,中英政商界4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峰会现场。人民网 郭锦标摄

  本届中英企业家峰会由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办,英国中国商会协办,中国驻英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英中贸易协会等机构支持。峰会以“穿透迷雾,洞见新机”为主题,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中英企业家将探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提升中英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中英企业互利共赢。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致辞。 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今日之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事实证明中英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诚挚欢迎英国企业家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同时希望企业家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用好在华投资兴业政策;聚焦新领域新亮点,深化科技创新和互利合作;发挥民间优势,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 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时表示,中英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虽然走过了风风雨雨,但两国在经贸、教育、文化、科技、体育、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两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需要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共同应对。无论英国政局如何变化,中方都将与英国各界有识之士一起努力,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英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期待英国方面及大选后将要新成立的政府,能够和中方相向而行,为两国企业开展互利合作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欢迎更多英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继续向中国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和世界各地的华商企业能够积极开拓英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质量和服务。

英国前负责大学与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前负责大学与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前负责大学和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分享了近年来中英教育和科研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希望两国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创业产业等领域加强合作,也希望两国企业家在峰会期间加强交流,找到合作契机。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等嘉宾也在开幕式期间致辞。

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本届峰会组委会主任、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时表示,中英企业家峰会是深化中英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期待本届峰会能为与会代表在更多层面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党中央的政治考量和战略部署为标尺,自觉主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来思考、谋划、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被监督对象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职责使命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善于从监督中发现政治因素,从各种问题背后挖掘出政治根源,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当地时间1月6日上午,美国国会众议院成员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外举行仪式,向两年前在这场暴力骚乱中受伤的约140名警察致敬。外界关注到,到场的几乎全部是民主党人,仅有一名共和党众议员。当天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出席纪念“国会山骚乱”两周年活动时,呼吁警惕政治极端主义。

  时间的置换

  直径6米多的盾构机,在车间内组装完成,前盾装着红色刀盘,尾盾连接着70多米长的连接桥,远远看去,宛如一条钢铁巨龙。

  青少年心理互助平台“渡过”的心理咨询师邓昭华,同时也是一名催眠治疗师。据她介绍,在她接待的青少年来访者中,初高中生失眠的状况确实在近些年有所增加。

  同时,各地创新投融资模式,多元化投入渠道不断拓宽。江西、四川等省通过发行高标准农田专项债等,将亩均投入标准提高到3000元。江苏省大力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亩均投入达到3000元。河南省西平县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引进省水投集团投资3.2亿元,探索融资新模式。

李政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