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冬货”产销忙 催热“土味经济”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5 20:19:30

  中新网绍兴11月29日电(记者 项菁)菜场“新贵”冬笋、“橘中爱马仕”红美人、“美食五味肉”甲鱼、“下饭第一香”腊肠……大雪节气降至,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天气渐寒,一批批冬令美味新鲜出炉,催热了冬日里的“土味经济”。

  瞄准竹鞭附近区域、刨去表面的土层、切断根部……一早,绍兴市上虞区长塘镇会篁村村民就拿上锄头,到竹林里寻找有裂缝的小土包,挖掘鲜嫩成熟的冬笋。“今年天气适宜,笋的质量好,甜又脆。”村民罗长荣欣喜道。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仅从长塘镇看,当地共有竹林面积1.5万亩,竹笋年产量约3万吨,是当地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

  为促农增收,当地成立多家竹笋合作社和共富工坊,如今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冬笋。长塘镇“株够可以”竹笋产业共富工坊负责人罗彩霞称,“冬笋刚上市,2万多斤就被预订了,主要是上海、苏州、杭州的客人。”

  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食物生长和培育提供了绝佳环境。在浙江沿海一带,柑橘也成了这个冬季的“明星”产品。

  宁波象山地处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连日来,晓塘乡田间地头弥漫着柑橘的清香,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象山红美人”柑橘,橘农迎来丰收季。“橘二代”顾芷宁称,价格和往年差不多,零售价每斤30元左右。

  “象山红美人”柑橘因果皮光滑、肉质细软、糖度高、降酸早、香味浓,而被称为“橘中爱马仕”,是广大橘农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果”。今年以来,该县创新启动“象山红美人”碳标签工作,推广运用低碳种植技术,在包装上加注碳足迹标签,推动柑橘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蜜橘也是今冬各大市场上的香饽饽。在“中国蜜橘之乡”台州黄岩,蜜橘种植已有170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面积约5.4万亩,销售产值超4亿元,亩均产量有望较2022年增加10%。

  纵观“浙产”的冬日美味,除了瓜果时蔬,还少不了“土味肉食”。

  这些天,在江南水乡——越城区富盛镇“渔父农庄”甲鱼养殖场,农户们手持专用钢叉,开启了一年一度冬捕。据养殖场负责人蒋天明介绍,养殖塘采用“渔鳖草”混养的生态循环模式,严格控制水质和放养密度,同时尽可能模仿野生甲鱼的生长环境,提升品质、促进增收。

  “来尝尝新出炉的腊肠……”中午时分的安昌古镇摩肩接踵,海内外游客畅游水乡之时,也会打包带走一些腊肠、腊肉特产。

  家家户户晒腊肠正是江南古镇的“过冬仪式感”。每年立冬后,绍兴安昌古镇便热闹起来,腊肠、酱鸭、腊肉、鱼干等土特产飘香四溢,民居廊檐窗前、沿街廊下入目皆是,整条古街喜迎销售旺季。

  一系列地方美味凭自身实力强势“出圈”,透过这些“土味” ,人们既能发现“鱼米之乡”浙江地域的独特性,亦看得见“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浙江之道。(完)

  水路发送旅客39.1万人次,环比下降4.1%,比2019年同期下降62.6%,比2022年同期下降18.9%。

  <strong>2.把“三农”情怀放在学生心中</strong>

  □ 2023年美元强势基础或将转弱,对黄金价格的压制放缓;从资产配置角度看,从加息结束到降息周期,黄金均是优势资产。

  展望2023年黄金价格走势,多数机构和业内人士还是持乐观态度,认为黄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夏莹莹预计,2023年黄金投资买需将边际改善,不太可能呈现类似于2022年的大量净流出。加上央行购金意愿将保持强劲,全球央行多元化配置外汇储备,特别是配置硬通货黄金的需求将持续。最后,世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下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动荡,都将有利于黄金避险需求。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个更温暖的结局,这也是创作中很常见的一种过程。最终定的结局,它抵达观众的范围会更广一些,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於水说,至少这个作品,他还是希望全年龄阶段的大人小孩都喜欢看,“我们的这个结尾,它的叙事逻辑也不牵强,表现手法也还比较统一。所以这个结局,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李青跟随边防官兵历尽艰险来到庄严的界碑前,看到界碑上神圣的国徽和镌刻的“520”那一刻,她明白了边防军人的大爱情怀和独特浪漫:他们把最深沉的爱献给祖国,是祖国安宁的守护者。

钟荣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