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抵杭州 访“最美丽华贵天城”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6 12:09:39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 (王题题)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下称“京杭对话”)将于1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6月15日,作为“京杭对话”重头戏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从北京沿着大运河南下,抵达南端终点——浙江杭州。

  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周刊、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拱墅区人民政府、临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首都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支持。

  当天,由“新马可·波罗”代表以及中外媒体代表组成的采风团打卡杭州。他们走近西湖六公园马可·波罗雕像、乘坐运河游船、走进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江南古运河如何焕新重生,展现运河文化的古时代新风貌。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和世界文化遗产,几千年来,谱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运河故事”。其中就有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北京沿着大运河到杭州的游记故事。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并描述杭州的西湖为人间胜景。为纪念这位友好使者,杭州在西湖旁塑起马可·波罗纪念雕像。

  当天,“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抵达杭州后首站便是前往马可·波罗纪念雕像。在纪念雕像前,采风团成员们循着马可·波罗视线的方向,感受“人间盛景”西湖的魅力。

  行程继续,采风团从武林门码头登上运河游船一路向南,前往大运河南端标志性建筑——拱宸桥。其间,采风团成员们在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的讲解中,欣赏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古今交融的独特景致,比如从工业遗存摇身一变成“网红”打卡点的小河公园,感受大运河保护的时代意义。

  登上拱宸桥附近的土特产码头,采风团走进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在街区里,他们体验了运河拱辰茶集茶艺、戏曲、国风主题巡游等,还走进了杭州Homestay“运河人家”吴理人民俗艺术馆以及觅会Mystery,学习绘制运河民俗画,聆听运河故事,感受江南古运河 人文生活的烟火气。

  此次采风团成员之一,来自意大利的网红博主瑞丽透露,虽然她已在杭州生活多年,也在此成家立业,但其对大运河的了解知之甚少。此次“新马可·波罗”游记的杭州Homestay体验活动,让她近距离体验了运河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对大运河文化、民俗、美食有了深刻的了解。

  她表示,700多年前,他们的前辈马可·波罗曾来到杭州。她希望通过她的社交平台传播,能吸引更多的“新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此外,为让“新马可·波罗”更好地感受江南古运河的古韵今辉,当晚,采风团泛舟于杭州历史上第一条运河——上塘河,观看中国首部江南古运河文化实景演出《如梦上塘》,在“行进+沉浸”观演方式中,尽享一场跨越千年的运河文化视觉盛宴。

  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文化的运河,更是一条连接世界的运河。在杭州,他们看到了运河文化更多新的表达形式,也感受到了“活着的运河”的生命力。(完)

  针对市场变化,俄优选进行了调整。商家将重心调整在在俄罗斯本土线上平台,去年在俄罗斯的本土线上平台开了8家店铺,针对C端用户。此外,在7月设立了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店铺,以拓展其他国家的销售份额。仅运营了几个月,俄优选就在速卖通中脱颖而出。仅11月1个月,俄优选达到了160万美元的成绩。通过上述业务调整,2022年俄优选超额完成了业绩。

  “110早就不是一部电话机了,如果将‘情指行一体化’作战平台比作最强大脑,那接处警系统就好比是千里眼、顺风耳。”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程军说,拥有智能接处警、视频动态监控、综合信息支撑等多功能融合的智能化接处警系统,已经接入到“情指行一体化”作战平台,对各类信息进行动态搜集、分析研判,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

  吕明报案的第5天,网警查到,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个月前的IP地址显示在厦门市某小区。“IP地址并不是实时位置。犯罪嫌疑人也是聋哑人,他们很少与圈外人接触,即便范围缩小到小区,要找到他们也并不容易。”

  见习记者 田 鹏

  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与地球物理局(BMKG)通报,强震过后发生多起余震,规模达5.5级。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同意这一判断。他认为,碳酸锂价格下跌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发展是有利的。“锂价适当的下跌有利于新兴电力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储能项目市场需求的激发。”

王力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