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再提“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金属板块逆市活跃!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上探0.97%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5 22:57:14

  今日(6月25日)有色金属板块逆市活跃,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TF(159876午后发力上攻,场内价格盘中上探0.97%,后随市盘整,最终平盘报收。

  北向资金方面,有色金属板块昨日获北向资金净买入9.52亿元,高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首位,反映“聪明钱”看好有色金属板块后市表现。

  消息面上,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央行黄金储备(CBGR) 调查报告显示,全球70家受访央行中,超八成央行预计将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黄金,创下自2019年世界黄金协会开展该项年度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美银花旗近期发布研报表示金价有望升至3000美元/盎司,较目前有30%的上涨空间。至于支撑金价走高的因素,包括强劲实物需求、央行购金对美债的担忧美联储降息等宏观因素。

  政策面上,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财政部积极研究提出“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清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华龙证券认为,国内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下,经济或迎来进一步复苏,有色金属板块(含工业金属行业)有望率先受益。

  智能化将拉动软磁粉芯和高导铜合金需求;

  绿色化对节能降耗的水冷散热材料、金属循环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轻量化镁和钛有望大放异彩,需求有望迎来高增。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口径,截至5月31日,有色龙头ETF(159876)跟踪的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中,铜、铝、黄金是前三大重仓行业,分别占比23.6%、17.7%、15.4%,合计占比超50%。有望受益于黄金大涨行情,也有望受益于大宗商品上涨周期。

  数据、图表来源:Wind,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等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为:2019年,24.48%;2020年,35.84%;2021年,35.89%;2022年,-19.22%;2023年,-10.43%。

  风险提示:有色龙头ETF(159876)被动跟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930708.CSI),该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日期为2015.7.13,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赐

  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在外贸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武汉等中部地区城市要实现稳增长,进一步提振消费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也是这些地区继续实现赶超发展的良方。这,可能比打造“网红城市”的意义更为深远。

  苏纳克政府上台后,似乎有意对此踩一脚刹车,这个意愿也体现在克莱弗利的演讲中。苏纳克的新综合外交和国防政策将中国称为“划时代的挑战”,而不是前任特拉斯定位的“威胁”,这也算是一种理性回调,虽然比较有限。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推动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基础研究同国家利益相联系,在任务驱动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亦随之兴起。

  上个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访华,是疫情暴发后第一位访华的澳大利亚州长。安德鲁斯在访问结束后评价“非常成功”,强调对华关系“不仅是贸易,而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信任和友谊基础上的伙伴关系,是一种惠及各个领域所有维多利亚州人的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于当地时间25日发表政策演讲,演讲中他向保守党对华鹰派提出,英国必须与中国接触,而不是在“新冷战”中孤立中国,并呼吁与中国建立“稳健和建设性的”新双边关系。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简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