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3 14:18:20

  中新网常州6月1日电 题: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作者 肖玉笛

  2023年常州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67.8万辆,产量翻番,出口百倍增长。常州正站在新能源的风口,御风而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5月31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并完成高质高效的生产。

  步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象灰和黑色经典配色的理想L6车型。在这里,平均每72秒下线一台汽车,一天能下线800台左右。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也正式下线。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将成为理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仅体现在汽车本身,也体现在一个企业对于工厂的定位。他认为,工厂不再是生产的场所,而是可持续更新迭代的产品,在不断数字化创新中打开汽车生产的新局面。

  区别于传统汽车生产车间的嘈杂和人员繁多,理想车间内整洁有序,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喷涂等多项工艺自动化率达到了100%。两个6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仅仅50秒便将一个 1.26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安装完成。

  理想焊装车间工艺质量总监吴锦文是一名在理想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在他看来,理想对生产线有着极致的追求。从生产理想ONE的车间升级为生产L6的车间,其综合自动化率已经超80%,高出过去约10个百分点。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艺经理李德裕表示,基地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达到中国国内一流水平,通过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大脑Li-MOS系统,以及连山云端预警系统等,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保障了高效生产和车型质量的豪华品质。

  2023年理想常州工厂完成对车间的产能升级,在更换车型以及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理想也在反哺常州。

  李斌去年10月表示,截至当前,该厂大约有30%的零部件来自常州采购,与众多配套供应商建立了本地化供应关系,并在周边地区建立了工厂。此外,还有一些自研、自制的关键、核心零件也会放在常州。

  事实上,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布局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年,才能坐热冷板凳。

  目前,常州已经实现由理想、比亚迪两大整车“链主”与动力电池龙头,牵引多个零部件配套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悉,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居首。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常州,激发创新活力。(完)

  最后,有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未来抗原或向新冠流感双测方向发展。中新经纬检索发现,海外地区已开始推行新冠、流感联合检测试剂盒。9月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批准了首个COVID-19和流感自检组合试剂盒上市销售。该试剂盒可以在15分钟内同时检测使用者新冠病毒和流感的感染情况。

  上甘岭被志愿军战士们称为“和平的大门”。为了守卫这座大门,他们和范佛里特率领的美军狼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特别是凭借坑道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2004年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此后,越来越多的机构获得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证。2018年7月,国家药监局对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作出调整,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申请人申报药物临床试验,自申请受理并缴费之日起60日内,未收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否定或质疑意见的,可按照提交方案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2021年,美国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统计了美国FDA在2012年至2020年275项涉及儿科人群用药的申请,发现约50%申请使用了模型模拟的方法,其中76.4%成功批准了儿科使用剂量。FDA在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批准的涉及儿科用药的64个品种,均使用了模型。

  “快封快解”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在科学精准上进一步下功夫。“快封快解”的核心是一个“快”字,把疫情当作命令,发现苗头即刻行动,摸清情况、处置到位、排除隐患,给“快解”创造条件。一旦条件成熟,便可应解尽解,把疫情范围压到最小,影响降至最低。

  更早前,12月2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八十场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宣布,海南坚持“应接尽接”原则,优化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