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春风十载 这一倡议促世界文明百花齐放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7 15:25:41

  2014年3月27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座无虚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此发表重要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场演讲中,习主席首次向世界阐明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张。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倡导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

  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回望历史,中华文明正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兼收并蓄,涵养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积淀出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续千年丝路前缘。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相通”,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更开启了各国文明交流共生的时代新篇。

  “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话,点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主席又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他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 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这一倡议有力破解了个别势力炮制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向世界发出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主席不仅是提出者、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在捷克斯特拉霍夫图书馆,看到藏书阁书桌上陈列着一套研究孔子的珍贵书籍,习主席仔细翻阅,并指出:“我们两国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上有很大合作空间。”

  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看着一件件浸透历史沧桑的艺术珍品,习主席期望:“中希两国都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双方可以在修复和保护重要文化历史遗产方面加强合作。”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习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启动“中俄文化年”。这一文化盛事,为中俄友好世代传承、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注入新动力。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更多友谊的种子正在播撒。

  在西班牙阿利坎特考古博物馆,兵马俑亮相“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览,为海外观众开启了又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酋长国皇宫剧院,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员用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奉上了一场艺术盛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约200件精致文物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上诉说着中法两国交流互鉴的绵延悠长……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诚如习主席面向世界的文明宣言:“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张紫曦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梁雅琴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京2月4日电 (冯楠 周莹)“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2月4日,元宵节前夕,在位于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的盱眙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盱眙县黄梅剧团的演员们在当天正式对外开放的江淮剧场内,为游客演绎一场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

你可以永远相信

  明治以来,日本保留了很多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不过都改为了西历,日本的正月是西历的新年。因此,春节祭不仅是外来文化,更是本土文化独特性和多元性的表达,成为中国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化在互动中产生的地方化-地球化现象。而这些活动要想持续扩大,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价值凝聚人心,二是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

头尾相连,近似璞壁形

这里有7000多年的文化史和近4000年的文明史

  中国春节,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重要节庆。从著名的旧金山农历新年大巡游,到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典;从梅西穿上中文球衣,到NBA勇士队、篮网队举办舞狮、玉兔迎新等庆祝春节活动,再到法甲联赛“中国日”庆祝春节……春节正走出唐人街,成为全球共享,世界人民乐在其中的节日。

刘建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