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高口碑收官 编剧:厚重生活给我们的礼物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3 14:44:45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任思雨)在2024年的第一个月结束时,《大江大河》系列剧也画上了一个句点。从2018年至今,它打破国产剧的续集魔咒,连续三部都保持在豆瓣8分以上的高口碑。

  戏里戏外,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到一个词:成长。主演王凯说,在不断和角色相遇、离别、重逢的过程中,他从“演”宋运辉,变成了“是”宋运辉。

  一路见证宋运辉成长的观众们,有不少人刚从大学步入社会,“过去几年里,他在我的学习、工作中无数次给了我力量,让我熬过最难的阶段。”

  而对于故事背后的编剧唐尧和马骋怡来说,自己像是在平行世界里开启了许多分身。七年时间,150万字,他们沉浸在“那个世界”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身边这个世界的时间,“我们都写旧了,特像那个时代的人了”,唐尧笑着感慨道。

  底色

  漆黑的夜路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背着公文包匆匆向前赶,感觉“脚要着火了”。

  为了拯救遇到困难的农药厂,不让员工下岗分流,他跑去外地四处谈技术找销路。但差旅费有限,等到返程下车,从车站回工厂还有20多公里路时,身上连一个烧饼钱都掏不出了。

  咬咬牙,他徒步走了整整一夜。直到天边的第一道曙光正好升起,熟悉的厂门口终于出现在眼前,这个平日里倔强不服输的硬汉突然掉了泪。

  二十多年后,已经光荣退休的老厂长在当年的小办公室里讲起往事,这个画面深深种在了对面的编剧唐尧、马骋怡心中。它也成了《大江大河3》剧本里,宋运辉半路下车、徒步20公里沿着铁路线走回彭阳农药厂的原型故事。

  那时的宋运辉面临着和老厂长相同的情况:原厂即将面临关停,自己已经有了更好的前途,但他还想再带着大家努力拼一把,“咱们彭阳厂还有希望。”

  承接前部剧情,《大江大河3》从20世纪90年代展开,探入改革期间的复杂与阵痛。剧里,几位主人公经受着事业与生活的考验,戏外,主创的压力更是呈指数递增。站在《大江大河》第一部、第二部的基础上,如何让这些人物变得更真实可感?

  编剧们决心继续深入生活,去现实里寻找更多宋运辉、雷东宝、杨巡。

  半年的时间里,唐尧和马骋怡在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辗转奔波,他们向各行各业的前辈请教,前往不同类型的化工厂、农药厂调研,甚至体验打卡上班,每天领料出库、贴标分装、和员工们一起生活。剧里的很多情节,正是他们在生活中挖掘到的真实故事:

  濒临倒闭的农药厂厂长立下一年军令状,誓要研发出防止未来被“卡脖子”的新型产品;勇闯广交会被扣下写检查的浙商大哥,站在酒店门口就和语言不通的外国客人谈成20万美元的生意;想着“干不好这事就离开”的干部,在炎热的夏天一遍遍进入污水河测绘,在废弃河道上助推建成当地第一家大型商场……

  “这是坐在书斋里永远也想不出来的情节和桥段,它是厚重的生活给我们的财富。”唐尧说。这些前辈的故事给《大江大河》的创作打下了真实的地基,而他们的勇敢、担当和魄力,也组成了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底色。

  “我们编剧的工作,是打通世界和世界之间的屏障,我们坚信那个世界存在,把自己放进去,然后去观察他们、跟着他们一块干,经历他们那一生。”

  “毛刺”

  2017年,刚接手《大江大河》的改编工作时,唐尧和马骋怡没有想过,未来还会有机会继续创作第二、第三部。浩如烟海的资料和故事中,该怎样理出三部曲的线头?

  第一部的重点放在了“改革之勇”,为上大学奋力一搏的宋运辉、喊话要让小雷家脱贫的雷东宝、独自前去东北闯荡的杨巡,各自抓住时代的机遇,迈出了决定人生的一大步。

  到《大江大河2》里,大家面对的是“开放之难”。在东海化工厂,突如其来的禁运消息打得众人措手不及,之后,1992年的南方讲话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心,能人们遇到新的转机。

  而当时间从90年代来到新世纪,“转型之痛”逐渐显现,一系列生产过剩带来危机,有人正开启全新事业版图,也有人在承受时代与个人选择的代价。第三部没有回避这些残酷,一开篇重点刻画的彭阳农药厂中毒事件,引出了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难题。

  “一边发展,一边矫正;一边往前摸索,一边制定规则。我们这两条路一直在并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想要讲的关键词是希望。”马骋怡说。

  追剧时,观众的心情是复杂的,有人为宋运辉的理想主义感动,也有人会为雷东宝的膨胀生气:第一部里那个雷厉风行的带头人,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先富起来不容易,让先富带动后富更难,在《大江大河3》中,两位编剧想探讨的问题是,当他们翻过高山,拥有了可观的财富和影响力时,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写宋运辉的故事时,两位编剧会自动代入王凯的模样,写雷东宝时,则会想到杨烁脸上刚毅的线条,“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气质、状态、眼神,都会帮助我们更鲜活地刻画人物。”

  他们坦言,《大江大河》的创作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精神洁癖”。宋运辉、雷东宝、杨巡都是复杂的人,他们一脚站在过去,一脚站在未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变成了不同的模样。

  “他身上有他的‘毛刺’,有些让你感到害怕或者不那么喜欢的东西,但这是真实的,那种粗粝或狡黠或许会让我们不适,恰恰证明这几个哥们演得好。”

  作为讲故事的人,他们并不想磨掉这些“毛刺”。

  “我们的影视行业路越走越窄,为什么?因为大家身上的洁癖越来越重,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往往要他讨喜、要他善良,甚至细致到他不能想自己的事,得先想别人的事。”而这也是他们想在未来改变的东西。

  回响

  写下《大江大河》剧本的这些年,唐尧和马骋怡有时候会感觉,好像不是在创作,而是在观察和陪伴着一群朋友,他们经历的一切欣喜、苦闷、煎熬,自己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采风阶段,有一个细节让他们难忘:有的前辈可能连朋友的名字都要先想一想,但可以准确地念出一个出镜不多的小角色,因为觉得他很像身边的人。

  “那一刻虽然我们可能没有说什么,但心里会觉得太温暖了。”

  二十年跌宕浮沉,《大江大河》三部曲里涉及到的角色众多,即便出场不多的人物,也倾注了主创们的全部情感。

  比如让人意难平的宋运萍。在马骋怡看来,宋运萍与梁思申就像是一体两面,尽管出身不同、外在性格迥异,但她们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换言之,她们首先是拥有独立思想、自由人格的人,其次才是女性。当她们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别人时,是因为她们本身就足够亮。

  还有引起过争议的程开颜。这个古道热肠、又过于轻信他人的女孩,在第二部里经历了残酷的成长,尽管没有出现在第三部的剧情里,编剧们依然希望,她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成熟一点,再过好一点。

  剧里二十年,剧外七年,成长的不止是他们,还有所有创作者们。

  2023年初,《大江大河3》的剧本创作完成。回忆当时的心情,唐尧觉得,就像拼上所有的筹码努力翻越高山,那一刻终于看见了山顶的太阳。

  他时常会想起第一部里,宋运辉站在革委会院子背诵《人民日报》社论的画面。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面前的二层小楼就像喜马拉雅峰,但背完183遍,小辉没有停下来。

  陪着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一起拼一起闯的七年,他在故事里投射过自己的遗憾,反过来又被角色鼓励,“他们教会我很多勇敢的东西,让我不再纠结和畏惧。故事里这些拥有勇气魄力的人,教会了一些我在书本甚至社会上都学不到的东西”。

  马骋怡对宋运辉的一句台词格外钟爱:秉正道前行,凭良心做事。在《大江大河》里,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做事,没有躺着等待命运的安排,“写作这条路是不容易的,可能到下一个项目又会有新的未知和孤独,但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走下去。”

  大江大河滔滔向前,依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回响。(完)

  在瑞典,此前经济界对通胀持续高企的情况有所预期,但是近期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数据还是让瑞典央行都感到意外。不少分析指出,当前瑞典经济面临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实际收入下降和住房建设大幅下滑。虽然瑞典宽松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减缓经济下滑,但高通胀将导致其难以有效平衡经济与民生。

  良好的创新生态,让优秀人才从天南地北汇聚到这里。

  据悉,截至目前,《三体》已确认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美洲、欧洲、中东、大洋洲、印度等地区发行,不仅实现多个地区紧贴国内播出进度,亦与多国开展独家合作,多渠道多媒介整合资源,将覆盖更广大的海外人群。(完)

  这正印证了小诗的切身体会:“大家常常感觉不到社会工作者的存在。可能是因为我们做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润物细无声。其实,我们的服务就在您身边。比如社区里,办理各种手续、督促管好宠物、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都有我们参与。”

  张军说,中方特别关切地注意到,秘书长报告指出,“东伊运”也就是“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这个被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正在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开展合作。中方呼吁国际社会以零容忍态度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敦促阿富汗塔利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防止恐怖势力在阿富汗聚集,切实保障阿富汗人民和在阿外国公民的安全。

  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剧版《三体》增加了一些原创情节,其中受到好评的是对人物与人物关系恰如其分的丰满。譬如史强与汪淼之间那种面对人类危机同进退的羁绊,是一种男人间的浪漫,点映大结局当晚也官宣了《三体·大史》的立项。再比如小说中的汪淼更像是“人形摄影机”,刘慈欣借助他的眼睛去阐释三体的世界观,对他的个性并无太多着墨。而剧版丰富了汪淼在信仰崩塌时的内心危机与重建过程,体现了“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不屈挠、不妥协,闪耀着动人的人文光芒。

黄彦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