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走过25年,中日韩合作“换挡提速”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5-30 11:26:44

  25年前,也就是1999年,中日韩领导人在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中日韩合作进程。当时的目的是引领规划三国合作,联手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25年来,三国合作在波折中前行,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引领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期间,由于新冠疫情以及美国在亚太挑动对抗分裂等因素,2019年12月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后,三国合作陷入“停摆”。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推动两国关系止跌企稳,也带动中日、中韩关系出现改善,为中日韩领导人 会议重启创造了外部条件。

  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三方发表联合宣言,一致同意致力于落实上届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推动三国合作机制化,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中日韩合作如何“换挡提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提出五点建议,呼吁推动合作全面重启、深化经贸互联互通、引领科技创新合作、拉紧人文交流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得到韩日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他们表示希望以此次领导人会议为新起点,三国保持合作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充分说明,中日韩之间有不少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完全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这一点在会议成果上得到了印证。三方联合声明提出,将在深化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经贸、公共卫生、救灾等六大领域推进合作。日本共同社分析说,这体现出三国在广泛领域推进合作的决心,以及对地区和平与繁荣肩负的重要责任。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脱钩”风险上升。中日韩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经济体,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日本经济新闻》提到,当前,三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从1999年的17%提升至24%,三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20%。中国是日本、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三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稳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日韩提出重启三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进一步加大经贸合作,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不少日韩媒体看来,这不仅对三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会拉动地区和全球经济回暖。此外,中方提出将在华建立“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这将助力三国加快培育新动能,为各自经济发展以及进一步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今年年初,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发起的“中日韩精神——2024年度汉字”评选中,“交流”以最高票当选。此次会议上,三国将2025-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这将推动三国人民从“居相邻”到“心相通”,为三国合作打下更牢固的民意基础。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认为,这些合作符合各自人民的期待,具有很大潜力。

  客观来看,中日韩合作有机遇也有挑战。当前,美国正在加紧推动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去年8月,美方在戴维营召集美日韩峰会,意在拼凑鼓动阵营对抗的“小圈子”。日韩作为美国盟友,在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受制于华盛顿方面。此外,中日、日韩在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歧,影响到彼此的政治互信。有分析指出,下一阶段,中日韩合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取决于三国共同努力,尤其是日韩要避免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中国有句谚语,“远亲不如近邻”。过去25年虽然历经风雨,但中日韩共同探索了一条邻国互利合作之路。面向未来,三方更需努力排除外部干扰,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同向而行,落实会议成果,推动中日韩合作再出发。这不仅会更好造福三国人民,也为地区和世界所乐见、所需要。

  宋健指出,加强家庭发展是建设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面对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提升生育率是抑制人口长期严重负增长的唯一选择。在建设生育支持体系过程中,要关注家庭发展,减轻家庭负担,解除家庭后顾之忧,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扭转低生育率困境创造必要条件。

  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辛义住进同仁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他说,“我虽然无儿无女,但在这里的日子过得舒心,已经很满足了。”

  第三,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动力更加持久强劲的引擎。近年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变化为整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2022年下半年以来,外资机构进军公募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等多家外商独资机构纷纷获批展业,在中国公募市场施展拳脚。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资产配置性价优势愈加凸显,吸引了越来越多境外投资者的目光,外资机构进军中国公募市场,既体现了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持续性看好,也为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理念与方案。

  海上安装阶段,面对史无前例的冬季作业高峰期,渤海项目投入各类工程船舶70余艘,以“蓝鲸”“蓝疆”“海洋石油202”等主作业船为核心,组建12条主作业船队,成立海上流动指挥部,开展“百日大会战”。编制多套资源安排方案,结合施工进展和天气动态,及时灵活调整施工安排和资源计划,跟踪预警资源风险,统筹协调海陆资源,全面调度海上作业船队,实现各项目快速转场、无缝衔接。

  不过,仍有开发商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越秀地产与仁恒置地成为行业内唯二全年销售业绩保持同比增长的企业,增幅分别为8.6%、14.3%。

简宇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