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大资金进场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3 19:05:29

  周五,就在A股震荡回调之际,有大资金出手了。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多只宽基ETF当日午后成交大幅放量,大资金出手迹象明显。本周,A股ETF合计获资金净流入105.39亿元,其中,82.45亿元资金净流入上述4只ETF。

  逾百亿资金净流入

  6月21日下午,大盘宽基ETF出现异动,多只沪深300ETF、上证50ETF成交大幅放量。其中,华夏沪深300ETF成交额放大现象最为显著。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6月21日成交额高达69.10亿元,较前一周的日均成交额增长了191.89%。嘉实沪深300 ETF成交额也达到29.28 亿元,较前一周日均成交额增长340.01%。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成交额分别达到26.09亿元、25.09亿元,较前一周日均成交额增长453.41%、627.78%。此外,华夏上证50ETF日成交额达到39.96亿元, 较前一周日均成交额增长96.94%。

  业内人士认为,大盘宽基ETF异动或与大资金进场有关。本周,A股ETF合计获资金净流入105.39亿元,资金主要加仓上述沪深300ETF、上证50ETF,仅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就吸引了82.45亿元净流入。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净流入30.5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获净流入22.11亿元,华夏沪深300ETF获净流入20.43亿元,南方中证500ETF获净流入9.4亿元。

  此外,上证综指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工银瑞信中证A50等宽基指数ETF资金净流入均超过5亿元。

  6月以来上证指数震荡调整,期间大量资金持续加仓,A股ETF合计获资金净流入高达330亿元,沪深300ETF、科创板50ETF、中证A50ETF最为“吸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净流入41.56亿元,华夏上证5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工银瑞信中证A50ETF获净流入均超过20亿元。

  继续回调空间有限

  整体而言,本周市场震荡趋势未改,板块热点持续性不高,且市场风险偏好收缩。电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房地产、游戏板块则调整幅度居前,多只房地产和游戏主题ETF跌幅超过6%。

  中庚基金表示,消费电子方面,短期“618”销售数据较好,叠加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提升了市场对人工智能(AI)手机的预期,推升机构投资者对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配置。另外,半导体行业呈现复苏迹象,上市公司股价在底部徘徊,叠加政策重提“鼓励科创企业收并购”,部分资金参与积极。

  华夏基金策略团队认为,7月以后行业和宏观数据有望上行,股市继续回调空间不大,未来基本面有望企稳。从资金面看,险资等有望成为中长期增量资金,结合胜率赔率看,更看好大市值、盈利质量因子。具体方向上,该团队认为,中期可以大盘质量价值为主线,以大盘低估值成长博弈底部反转预期;适当仓位博弈新能源板块作为下半年潜在主线;同时可依据“科特估”催化,选择TMT、医药里的低估值大盘成长品种。展望下半年,该团队表示,相对更看好军工、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半导体芯片等行业,也看好港股市场的修复机会。

责任编辑:杨红卜

  报道援引澳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的话称,澳大利亚陆军将首先拥有最大射程达300公里的导弹,并通过采购精确制导导弹获得超过500公里的导弹射程,而目前的导弹射程仅为40公里。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案例看,“股神”炒股其实就是“借股为壳”,本质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ERP最早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相较于MRPⅡ聚焦于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管理,ERP不仅扩展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同时也融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全职能领域的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系统化的先进管理理念。因此,ERP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软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应用系统。

  报道援引澳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的话称,澳大利亚陆军将首先拥有最大射程达300公里的导弹,并通过采购精确制导导弹获得超过500公里的导弹射程,而目前的导弹射程仅为40公里。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回想小时候的经历,王印觉得自己得到的最大资源就是“空间”。他想过学美术,但拿不出报课外班的钱。在20多年前的山东农村,常见的是铁丝等身边的材料,他于是自己琢磨。“因为一直在做,偶尔失败也就失败了,节奏并不着急。”

陈俊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