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佬“奔私”,图什么?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0 22:56:32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陆怡雯

  券商老将纷纷“奔私”引发市场关注,私募之路真的更好走吗?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一家名为“上海钇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钇远私募”)的私募于近期成立,法定代表人及实控人是券商老将杨玉成。

  实际上,这并非6月以来首次券业人士“奔私”,同月券商资管固收资深人士的“奔私”同样受到市场关注。

  不过,记者从受访人士处了解到,不少金融人士“奔私”后发现,即使拥有灵活度,在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也难以做出理想的业绩。业绩不佳、募资受阻,过往积累的品牌溢价随着时间流逝,个别基金经理不得不重新考量平台的取舍,也就出现 个别“私转公”的案例。

  金融大佬“奔私”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开信息,上海钇远私募成立于今年4月,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6月17日在中基协正式完成登记,公司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均为1000万元,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其中,法定代表人及实控人正是券商老将杨玉成。

  记者查询企查查发现,作为该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及实控人,杨玉成持股比例占51%,认缴出资额为510万元。此外,杨玉成还通过持股第二大股东上海钇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再间接持有上海钇远私募的部分股份。

  私募魅力何在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6月以来首次券业人士“奔私”。

  今年6月初,筠钰(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筠钰私募”)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其实控人顾宇笛曾经为财通资管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拥有多年从业经验,这同样也是券商行业资深人士的一次“奔私”。

  备案信息显示,筠钰私募成立于今年3月,是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1000万元,全职员工5人,于6月7日完成备案。该公司由自然人顾宇笛出资80%、李军出资20%设立。

  实际上,金融大佬“奔私”早已屡见不鲜,私募机构到底有何魔力?

  铨景基金FOF基金经理郑彦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私募的制度决定着基金经理有更高的操作灵活性。比如从业人员可以更好、更及时地执行基金经理的主观决策,也可以更灵活地控制仓位和股指对冲。对于有能力的基金经理而言,私募基金经理的个人价值也能更好地得以体现。同时,从个人效益来讲,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在私募机构更有“赚钱机会”。

  “相比公募,私募存在三大优点,分别是策略多元化、创业体现价值、获取更高收益。”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表示。

  具体来看,孙恩祥认为,私募在策略的构建上多元且灵活自由,更容易发挥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此外,不同于公募收入要与业绩、规模等多方面挂钩,“奔私”只需把产品业绩做好,业绩报酬的计提为基金经理增加了潜在的高收入。

  行业加速洗牌

  固然“奔私”有诸多魅力,但私募真的好做吗?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不少金融人士“奔私”后发现,即使拥有灵活度,在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也难以做出理想的业绩。业绩不佳、募资受阻,过往积累的品牌溢价随着时间流逝,个别基金经理不得不重新考量平台的取舍,也就出现个别“私转公”的案例。

  如2023年9月,原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孙建波,在多年的“奔私”后回归公募。此外,近几年来,睿远基金赵枫、大成基金徐彦、富国基金于洋等人也出于各方面原因“私转公”。

  孙恩祥认为,“奔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投研团队有限、研究资源减少,且还要负责公司搭建、运营、市场开拓等业务,这都可能会影响投资业绩。在业绩低迷时期,客户投诉等售后问题也会影响到基金经理操作思路。更何况私募行业在强监管态势下,优胜劣汰加速洗牌。

  关于日渐趋严的行业监管环境,郑彦欣认为,短期来看,强监管是利空,但长期看是利好,尤其是对于公募基金经理而言,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国家倡导耐心资金的背景下,或能重新获得市场青睐。这是机遇,但需要时间的沉淀。

  不过,郑彦欣也表示,私募的客群与公募客群存在很多差异,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策略产品选择,“奔私”的金融人才需更深入地认识私募客群的需求以期更好地适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特色,否则即便拥有再辉煌的过往经历也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优胜劣汰属于市场出清,有助于真正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更好发挥自身优势。而监管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合规管理,挖掘更多潜在机会。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中老铁路的欣欣向荣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19年4月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签署以来,中老双方凝心聚力,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去年12月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指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践证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相信只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就一定能开拓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年2月4日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中国向世界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结束后,“鸟巢”“冰立方”“冰丝带”等场馆转入赛后运营模式,普及推广冰雪运动,持续传播冬奥成果。

  <strong>“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strong>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迈克尔·麦考尔已经在谈论“美国要对中国技术产业的整个领域进行投资封锁”,并举了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例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2月4日电 (郑江洛)4日,纪念林祥谦烈士牺牲100周年座谈会于福州举办。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023年“老字号嘉年华”启动仪式上的视频致辞中说,要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统筹线上线下、全年持续推进,以更高品质的商品供给、更加新颖的消费场景,让群众在品味老字号的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陈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