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消费前景可期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6 02:22:05

  要把扩大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通过政产学研合作,编制出对各方具有实用价值的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而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撑。

  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服务性消费。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转换,消费正在从实物型向服务性消费转型,以舒适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均服务消费达到5675元,占比达到44.5%,较202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占比提高

  服务性消费前景可期的基石来自于与日俱增的经济发展规模,更离不开中央的高度重视。2023年7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从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具体举措。

  服务消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覆盖范围相当广泛,为什么将促进消费的关注点聚焦到餐饮、文旅等方向呢?

  顺着不同代际消费人群的特征、行为和心理需求去看,一扇呈现当下消费市场 的窗口就在眼前。

  ——“95后”等新成长消费人群成为消费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更偏向精神消费、个人兴趣,愿意在餐饮、旅游、文娱、健康、便利等方面支出更多资金。他们还是我国移动网民的主体人群,所偏好的潮流商品和内容消费“以审美画圈”,带动了教育、科技和绿色环保等领域市场新机遇。

  ——30岁以上的中等收入人群数量逐渐扩大。面对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现实,他们更倾向于理性消费和刚性支出,因此提高品质、便捷消费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即时配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增速趋于稳定,预计全年订单量超过470亿单,同比增长20%左右。

  ——我们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新时代的老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同样不逊色。衣食住行之外他们更需要在健康、家政、护理、照料等方面提升服务品质。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家政服务员、保洁员位列前十,家政从业人员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拼服务就是抢赛道

  餐饮业是2023年服务消费的重要观察点。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假期餐饮市场调研,2023年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2022年同期相比实现大幅增长,分别上涨24.7%、149%、67.5%。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证实了餐饮行业的现状。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餐饮收入41905亿元,同比上升18.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11.6个百分点,总体规模达到同期最高水平,预计全年有望冲击5万亿元。

  从宏观经济到细分市场,现制饮品的发展规模在2023年餐饮行业中分外亮眼。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现制饮品迎来销量暴增:喜茶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奈雪的茶假期售出超过1000万杯茶饮;古茗假期销量接近4000万杯。同时,国内现制饮品市场欣欣向荣,出海开店成为现制饮品类餐企的重要战略布局。甜啦啦海外首城落地印尼,雅加达6家门店齐开;挪瓦咖啡服务覆盖超过150座城市;喜茶登陆英国伦敦;蜜雪冰城在印尼开设约1500家店;霸王茶姬全面布局新马泰地区;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多家门店进军海外市场,积极出海。

  生意火红的同时,餐饮行业之“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不久前,“海底捞科目三”连上热搜。对于这家一向被视为餐饮业服务“标杆”的企业来说,从门迎接待到美甲、手护、擦鞋等等位服务,从订餐准备到给小朋友、孕妈妈准备小礼物,这两年海底捞输出了不少“名场面”。“科目三”舞步的出现,让人感叹“果然是海底捞”。

  餐饮业拼服务其实就是抢赛道。在北京亚运村某湖北菜餐厅,一道炖鸡汤在客人预订后,要用4个小时在京郊的食品供应车间下锅熬煮,再送进餐厅。上菜的服务员魏明说:“这个行业大家现在都这样,想尽办法吸引回头客。”

  餐饮企业为什么下大力气拼服务,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竞争压力、经营压力不断攀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营养等需求持续增长,加上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使得餐饮企业在提升餐饮品质的同时,自然而然考虑以增值服务吸引消费客源。

  可以看到,面对消费趋势的改变,一批连锁餐饮企业纷纷开启“降价不降质”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对此,中国烹饪协会建议,消费者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为单纯的高端品牌和浮夸的营销宣传买单,餐饮企业应当积极践行“减油”“减盐”“减糖”等营养健康理念,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成分质量和健康影响,推出健康饮食菜单。同时,企业应在技术和技艺上深入研究、积极提升,科学管理优化“质价比”,运用数字化增强营销水平,通过具体措施实现服务提升。

  数字化驱动新机遇

  信息化大潮席卷消费市场每个角落,服务消费成为数字化应用的受益者。

  “服务类产品无法被‘拥有’,无法被储存、带走或以后使用。因此服务能力一旦被闲置,将造成永久性浪费。”李勇坚分析,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持续改善消费者体验,从而推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数字化技术正在通过对消费端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导消费者形成线上消费、线上体验、线上支付,完成消费过程。在供应端,通过对服务整个链路的数字化改造,形成一个精准而高效的系统,从而更好地改善消费者体验,促进服务消费。

  观察餐饮行业,数字化发展对餐饮业增收、降本提效作用明显。美团财务年报显示,2022年美团即时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达到177亿单,其中餐饮外卖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6000万单。直播、小程序等实现企业营销的同时,也充分满足了大众多元消费需求。

  数字化广泛应用,为服务业改善消费体验提供了契机。在李勇坚看来,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更难于制造业,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更大力度支持。要把扩大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提炼出服务业数字化的共性特征、工具和逻辑,编制出对各方具有实用价值的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而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撑,更好地促进服务消费。”(记者 敖蓉)

  “年轻人不是难招,是难留。”王力安防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应真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年轻人的流失主要在长达2至6个月的试用期。

  王莉已做好了未来3~5年可能要裁员的准备。在她看来,普惠性民办园的补贴模式不可持续,最终要自力更生。面对越来越少的孩子,要想突围,唯一的出路是面向市场,提供特色课程和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她希望政策未来能至少“开个口子”。

  亚洲金融危机悄然爆发。大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连续七年高速增长的世界造船量迅速转为萧条。船价下跌严重,以7.0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成交价为例,每艘从3300 万美元跌破 2000 万美元。日、韩船厂利用货币贬值的优势,在新船成交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压价抢单,以扩大出口,使国际船价进一步下跌。

  (十二)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中心协调作用,支持国际社会全面落实联大和安理会反恐决议及《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共同打击所有被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和人员。推动全球反恐资源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加大发展中国家反恐能力建设。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深入研究和应对新兴技术对国际反恐斗争的影响。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冠疫情延宕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为了竞争,相同的款式我们必须质量更好,相同的质量我们价格更低,相同的价格我们服务更到位。”开工厂后,王猛感觉压力很大。做贸易生意时,行情好一些,也没有太大库存压力,没有那么多工人要养。

彭万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