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 举办首展成立联合体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1 04:03:47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4年5月30日是中国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当天在北京正式开馆,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活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也同步成立。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举办的“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活动”上,中国 科协主席万钢向接受采集的科学家代表颁发捐赠入藏证书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活动。

  万钢表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许身家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镌刻下不朽的印记,也积累沉淀、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时代在变,但科学家精神的初心永恒。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策源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杭义洪,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分别致辞。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入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5年来获得的500余位科学家的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库。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活动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策展内容互相补充和呼应,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展为“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示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不同视角全面展示中国科学家的风采,充分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高峰,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和伟大精神品格。

  5个专题展览包括“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专题展、“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一)”、“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专题展。

  庆祝活动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也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66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据了解,该联合体旨在创建科技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为各成员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共同开展藏品征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巡展宣传等联合行动。(完)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达1845.3万吨,同比增长5.8%,一反此前连续多年的不增长局面;2021年产量达到1971.3万吨,同比增长6.8%。

  在签订合同时,对于房屋内原有的家具电器清单和型号,合同中的数量均为0。卖方告诉记者,房子里没什么东西,就热水器和空调还算新的,“交房时都不拆,都留给你”;对于签订购房合同到过户这段时期房屋的对外出租状态,合同中也未写明,签订合同时卖方口头说租不租都行,记者提出希望房子空着,对方表示同意。

  参与救援的李瀑说:“如果我知道周宏勃在什么位置,我肯定会第二次下水。”

  跟着中介随便走走流程就能省下数十万元的利息?这样的方式让不少用户动心,尤其是有房贷压力的购房者。李铮铮(化名)便是众多购房者中的一位,她名下有一套2019年购入的房产,房贷为150万元,彼时购入时的年利率为5.3%,受疫情影响,薪资有所减少,每个月的房贷压力让她喘不过气。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18.65亿亩,这个目标保持到2035年不变。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全面实施“两平衡一冻结”制度,严格执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稳妥推进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年度进出平衡,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冻结同等数量的补充耕地指标。稳妥有序优化耕地布局,把过去在山上开垦的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山下的果树林木尽量调整上山上坡,使各类农业生产各得其所。加快耕地保护立法,推动法律尽快出台,以更加严密的法治体系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为监督重点,每年开展一次耕地保护督察。继续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严肃查处挖田造湖造景等破坏耕地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被视为家庭成员的宠物,人们不仅只关注它们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健康也颇为重视。调查显示,没有关注宠物情绪问题的宠物主仅有3%。超过八成的宠物主表示关注宠物的情绪问题,并需要主人关心来缓解。猫狗因属性不同,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近九成猫主人认为猫咪的情绪问题主要来源于长期生活在家里,缺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而四成的狗主人则认为情绪问题更多因狗狗自身的性格比较敏感导致。

黄淑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