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环保税助力中国企业“绿色转型”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3 19:31:57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赵建华)进入4月,中国环境保护税(下称环保税)距离首次申报已满六年。

  2018年起,中国实施环境保护税法、开征 环保税。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环保税入库205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1到2月入

  环保税“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激励机制,引导中国企业既算经济账又算环保账,加强排污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转型迫在眉睫。火电厂之所以被人诟病“高污染”,关键是技术落后,比如煤炭燃烧不充分,缺少烟气处理设备等。杨迎鸽所在的发电厂将六台发电机组全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增设煤场防风抑尘网等。

  效果立竿见影。“环保税法实施第一年(2018年),发电厂产生的污染当量数比2017年下降73.1%,缴纳环境保护税214万元(人民币,下同),与2017年缴纳的排污费796万元相比,降低了73%。”杨迎鸽说。

  前后两笔账,让这家发电厂看到了“绿色转型”的好处,对绿色项目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条转型之路,使我们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杨迎鸽说,仅环保税,就享受超2000万元的减免。

  受到环保税政策刺激的还有化工厂。环保税开征之前,甘肃一家主要从事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化工产品生产制造的工厂,每年向大气和自然水体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等各类污染物超过900吨。2018年环保税开征,这家工厂决定启动环保系统改造项目。

  甘肃这家化工厂副总经理王立新介绍,“项目刚开始阻力比较大、进展比较慢。”有人认为环保改造周期长,会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影响;有人觉得环保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太大,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根据企业测算,环保税开征后,如果将污染物整体排放浓度保持在低于国家标准50%,每年仅缴纳环保税22万元,少缴环保税近70万元。与几千万元的投资相比,每年省下的70万税款只是“小账”。

  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不能只算“小账”“眼前账”,更要算“大账”“长远账”。王立新表示,实践证明,环保投入的回本速度,远比预想得快。2021年,企业获得政府一次性污染防治资金近千万元。2023年,得益于环保、技术等多方面原因,企业被认定为先进制造业,开始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每年800多万元的加计抵减优惠,不仅缩短了回本速度,也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截至目前,这家化工厂累计投资环保技术改进资金超9000万元。

  “班列的开行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快速对接。”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粤陕”班列将按照每周不少于1列的频次开行,将进一步稳定广东国际港站与西安国际港站的快速铁路班列的公共物流服务,为两地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运输。

  在第三师四十四团原种连的孵化及脱温鸡养殖示范园,一年可提供30日龄优质脱温鸡苗20余万只,等鸡苗适应外界温度时发给居民,通过对养鸡配套技术的推广,当地很多民众增收致富。

  谈及RCEP的“成功密码”,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称,RCEP尊重各方的差异性,并为最不发达成员国提供更长的过渡期,以减轻由于市场开放可能形成的冲击,各方因此都能从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利益。

  影响几何:文化地标全方位提升城市“厚度”

  联合拍摄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海军广西舰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 西藏军区某部(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余杭官方定调,良渚文化大走廊位于该区北部,西起径山镇,东至良渚、仁和。当地是浙江知名的文旅资源大区,而上述带状区域,正是余杭文旅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将其称为璀璨文化带并不为过。

叶志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