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这些祝福和温暖请查收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8 22:24:03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题: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这些祝福和温暖请查收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6月7日,2024年高考拉开帷幕,又一批学子迎来人生“大考”,奔向新的人生旅程。据悉,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为21.8万人,比去年增加约0.7万人,除去已被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考生和三二转段,及其他单独招生报名考生,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为16.3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为了守护学子逐梦,呼和浩特各界使出“十八般武艺”护航高考。

  高考期间,为保障考生顺畅、安全、快捷地到达考场,呼和浩特地铁开 启“追梦有你,护航有我”助考服务,十项举措助力考生圆梦。

  据了解,这些举措既有专属广播助威高考,又有地铁购票、安检、进站、过闸、乘车、出站等全部优先且免费政策,还有在考点附近地铁站点为考生们准备的助考文具礼包。

  “除了家长候考区,还有仪式感满满的今日跃‘龙门’、小‘葵’助力、‘榜’上有名、留影美好瞬间等活动,给考生加油助威。”呼和浩特地铁一号线乌兰夫纪念馆站值班站长胡宇超说。

  除了地铁出行外,高考期间,呼和浩特市高考生及陪考人员均可免费乘坐公交车,站内同样增设了“高考绿色通道”。

  为给广大考生提供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连日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来到考场周边工地,要求工地在高考期间开启“静音模式”,严格控制噪音排放,停止使用高音喇叭,采用低噪音施工工艺等。

  高考期间,呼和浩特市团委联合北疆应急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力高考为爱护航”2024年呼和浩特市助力高考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提供由100辆私家车组成的爱心送考车队。

  “考生和家长可在高考期间预约送考车辆,或招手拦下系有‘助力高考为爱护航’字样的绿丝带车辆,司机将无条件护送考生。”呼和浩特市团委联络部部长巴雅尔说。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届出租汽车行业志愿者义务送考活动同时启动,送考车辆全部由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志愿者组成,全程免费接送,对报名需要送考的考生安排“点对点”车辆,进行定人、定车、定点服务。

  为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呼和浩特市交管部门在高考期间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禁止各类货运机动车在二环快速路以内道路通行。

  “我们发放2万余条绿丝带,明确接送考车辆专用标识,让考生能够快速、便捷地往返考点。同时启动26个服务站,成立爱心送考、应急护考机动分队,为考生提供应急服务保障,还开辟了临时停车场地和停车泊位。”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宣传科股长王永明说。

  免费高考房、新能源车免费充电、考点附近严禁鸣喇叭、暂停流动宣传车……高考期间,为让广大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呼和浩特市各界为高考考生加油,用祝福和温暖倾力守护学子逐梦。(完)

  担任示范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期间,郭某某负责全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策划推动了沁泉湖公园项目建设大北张村拆迁及和屯村拆迁,示范区城改项目金沙社区、沁苑社区、滨河社区等5个社区安置房建设,项目多为该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地方财政自给率的进一步下滑。2022年地方财政自给率(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8.4%,比上一年下降4.3个百分点,自2014年的高点已经降低了10.3个百分点。

  同日,伯恩斯在推特中上传了一张乘坐高铁的照片,配文“搭乘复兴号北上,跨越长江的瞬间”。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伯恩斯再次以直观的方式对外展现中国高铁。此前,他曾写道:时速可以达到308公里的复兴号令他感到“印象深刻”。

  “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个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与若干年前学位的高峰相比,依然是一个相对低的状态。但各地的情况确实也有很大差异,大城市肯定更加严峻一些,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近年来一直处在生源外溢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入学压力。”储朝晖分析。

  高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面座谈,走访亲历总书记调研的老同志,主持召开“践行嘱托、感恩奋进”恳谈会,全面细致了解荷村村的发展变化和差距不足,共商深入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对策举措。高屹指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瞻远瞩、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根本遵循。要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发展实效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加快把荷村村打造成兼具红色味、未来味、共富味、数字味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

  钟南山表示,研发针对XBB变异株有更好保护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已经有2种针对XBB的疫苗被初步批准,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们是能走在国际前面的。”

陈淑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