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太原晋祠博物馆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0 15:59:33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高雨晴 胡健)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推出“赏晋韵风华·育时代人才”主题系列活动。

  为响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博物馆作为教育和研究机构的重要性,晋祠博物馆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活动。

  4月10日至5月18日,《铁人四兄弟》系列短视频在太原广播电视台播出,以晋祠博物馆“晋祠铁人”为原型,用诙谐的情景、有趣的对话、独特的视角,带民众一起去了解源远流长的晋祠胜景。

  5月16日,晋祠博物馆“晋心远扬”志愿宣讲小分队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第十实验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晋源校区),为 学生们讲解晋祠文化,以文化讲座、手工DIY实践课程等活动形式,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月18日,晋祠博物馆文昌宫举行“礼承晋韵 启智人生”文昌帝君参拜仪式。仪式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文化,祭拜文昌帝君,激励孩子们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好学,尊师孝亲。活动期间还开展古琴、茶艺、国风舞蹈等系列国风雅韵活动,让游客们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礼承晋韵 启智人生’文昌帝君参拜礼活动,正是晋祠博物馆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实践。”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邱萍表示,同时,晋祠博物馆文昌宫青少年基地也在当日面向青少年正式开放,为青少年打造了集文物修复、知识拓展、沉浸体验、能力提升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探索有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教育模式。

  活动当天,该基地开展了“挂画”课堂及“匠心修复延续文明 我是小小修复师”课堂,向孩子们讲解挂画的历史由来,制作工艺等,带领小朋友亲手体验陶器修复的过程,让青少年零距离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诚邀广大青少年关注、参与晋祠博物馆社会教育课程,厚植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邱萍说。

  近年来,晋祠博物馆为公众搭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在收藏、展示功能之外,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重要作用。今后,该馆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与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相遇,让传统文化浸润现代生活。(完)

  第一,实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具体包括4条:一是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推出一批含金量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引导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今年底,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等。四是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工作。

  激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

  围绕春节和冬季主题,江苏各地推出非遗美食节、特色民俗、演艺体验、新春灯会等500余项年味十足的特色旅游休闲活动,并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免费开放景区、限时限量优惠、门票打折促销等措施提振文旅消费。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党组成员徐发淦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022年,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入6万元门槛,为60302元。江苏、天津、广东三地去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万元,分别为49862元、48976元、47065元。福建也处于4万元阵营,为43118元。

  据统计,2022年上虞由乡贤出资成立的基金共7个,涉及教育、老年人关爱等民生项目。同时,该区12个项目被列入2022年度“基金帮富”工程目录,分别获得20万元至50万元的资助。

韩俊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