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博单位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将开展7300余项活动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0 05:58:21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30日在京举行的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全国文博单位在此期间将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

  据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沈阳市举行,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主场城市活动聚焦主题主线,将进行系列宣传展示、遴选推介及相关发布:举行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论坛、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集中推出“大美中国行:文化遗址里的中国故事”融媒体直播活动、“我们的中华文明”云课堂、“文言物语:跨时空的对话”系列微视频、《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之“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文物》杂志外文期刊等展示传播精品;邀请文博基层工作者做主题讲述,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名单、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也将开幕;还将举办“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讲好文物故事”实践方向展演活动等系列配套活动。

  作为首次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辽宁省,精心组织、积极筹备,计划推出近300项惠民文博活动,成立红山文化研究院。沈阳市委、市政府也组织了主场城市十大配套特色活动,包括公益宣讲、惠民开放周、考古开放日、文物修缮观摩、短视频大赛、 志愿者招募等多种形式。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将安排16场学术报告,交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在文物保护、考古科学研究、资源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据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其中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各地将结合地域特色,关注宣教育人,突出惠民利民,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完)

  当我们走近他们时发现,眼下,这些家庭医生正是疫情暴发之下最前线的医疗力量,他们每天被前来就诊的患者包围。

  在候车室内,一场喜气洋洋的“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主题活动正在进行。赠春联、赠福字、赠兔年公仔……铁路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把美好祝福寄托在一件件小礼品上,送到旅客们的手中,陪伴旅客踏上温暖回家路。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在拼车协议中未明确此次拼车旅行是否包含返程,但前期原、被告双方商定的拼车行程路线终点为拉萨,且之后双方未商定返程路线,案外人李某也证实行程路线终点为拉萨。拼车旅游的行程并没有固定模式,应当遵循当事人的约定。由此可以认定此次拼车行程的终点是拉萨。

  鱼珠码头是广州最繁忙的渡口之一,每天约有6000人次过渡,旅客多为往返鱼珠和长洲岛的市民和去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旅游的游客。春运首日清晨,黄埔海事处执法人员来到码头对即将营运的水巴做开航前检查。“为让旅客坐上平安船,我们建立‘一船一档’制度,在加强现场服务保障的基础上,深度运用‘客渡之眼’系统,打造智能渡运监管新模式,创建平安渡运示范区。”副队长聂宇说。

  据悉,这15部法规的主题涵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生态、深化城市治理五大板块。

<strong>  2023年春运昨日正式启动 北京首趟“回家”列车暖心迎客</strong>

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