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大河之洲:绘就生态新画卷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4 06:37:33

  空中俯瞰,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泥沙在此积淀成洲,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在这块15.3万公顷的土地上,湿地如画,飞鸟翔集。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入海口时指出,“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总书记嘱托我们,这片大湿地很难得,一定要保护好。”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说,“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检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如今,保护区的鸟类已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这里是数百万只鸟类栖息的乐园,也是一代代保护区人奋力守护的家园。根据监测,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关键物种的繁殖数量近两年呈稳定增加趋势,保护区内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了“留鸟”。

  与鸟类种群和繁殖数量不断增加相伴的,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系统的持续恢复和栖息条件的不断改善。

  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长王立东的办公室,桌上厚厚一摞项目规划书特别引人注目,它们记录了生态保护者的奋斗足迹。

  “通过探索建立‘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保护区近两年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超过30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植物分别达到1630种和411种。”王立东如数家珍。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努力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

  2022年8月,国家电影局启动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联合多家电影票务平台发放共计1亿元观影消费券,联合有关银行提供5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等观影补贴,在广泛激发电影消费潜力、更好满足观众多层次观影需求的同时,为推动电影市场更快恢复、持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届活动改变以往集中展示、集中推介的模式,首次将场地分设在全区9个乡镇的10个村庄,各场地同时进行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展示及互动体验,这10个场地分别是八达岭镇石峡村和岔道村、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千家店镇长寿岭村、康庄镇火烧营村、刘斌堡乡姚官岭村、旧县镇古城村、珍珠泉乡南天门村、沈家营镇下花园村、井庄镇柳沟村。

  在为期3个月的冰雪文化旅游节里,当地将推出大唐西域记沉浸式主题灯会、老君庙新春文化庙会、“文化进万家”文艺巡演、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推广、百万消费券补贴惠民等系列活动,全力推动文旅市场提振复苏,打响“新疆丝路会客厅·兵团首府军垦城”文旅核心品牌。

  科技部研究制定了2023年党组一号文件,指导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加强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一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组织科研,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三是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统筹部署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四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五是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强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关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自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以来,民众出游的热情逐渐增高,沉寂的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2022年最后一天,珲春市防川民俗村流光溢彩,在跨年篝火晚会上,游客们载歌载舞,唱着、跳着迈进了崭新的2023年。

  工作之余,顾竟潇时常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表示,看到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自豪之心油然升起。新的一年,他希望儿子心向阳光、健康成长,也希望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黄启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