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专家:马中关系充满韧性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8 06:17:30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马来西亚已经与中国建交50周年,虽然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但两国关系保持韧性。

  马中友谊源远流长

  文章指出,半个世纪前,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拉扎克在冷战高峰期访问北京,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接触的东盟成员国。

  无论如何,拉扎克大胆而富有远见的举动被认为符合1971年东盟发布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该宣言旨在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和平自由中立区”,它“不受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外部势力干涉”,以“扩大合作领域”。

  双边关系进一步扩展

  文章指出,1991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主办了第24届东盟部长级会议,首次邀请中国外交部长出席,马来西亚将与中国的接触扩展到东盟。中国2021年与东盟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和中国于2013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元年,而马来西亚也是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于2023年高调访华,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进 一步加强了双边关

  这有利于马来西亚融入中国发起的全球倡议,如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为人类利益向全球治理提供的公共产品。

  未来合作领域

  马来西亚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东盟各国的目光会集中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的进展上,预计中国将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准入。

  文章指出,东盟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实现《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东盟经济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允许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

  东盟经济共同体连同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似乎将与中国提出的全球倡议的愿景产生共鸣。为了其代表的6.6亿多人民的福祉,东盟应该大胆追求战略自主,与中国合作,实现愿景中强调的共同目标。

  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凭借其在共同体建设方面的实力,成为弥合鸿沟的理想选择。在“和平自由中立区”久经考验的框架下,一向追求独立自主的马来西亚在担任东盟主席国后,将继续引领东盟与中国的合作。

  《华尔街日报》记者:今天上午外交部消息显示,谢锋副部长就美方武力袭击中国无人飞艇向美国驻华使馆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除此之外,中美双方周末是否直接就此事进行过沟通?比如中美国防部是否进行过任何沟通?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流传甚广,让不少人解读为“集中供地制度或将取消”。

  乌通社5日报道称,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表示,乌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将接替列兹尼科夫出任乌克兰国防部部长。阿拉哈米亚表示,列兹尼科夫则将调任为战略工业部部长,以加强军工合作。

  陈俊甫说,现在他做的舞龙道具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灯光舞龙用的LED灯有3个亮度档位,还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都是按市场需求做的,所以这款舞龙卖得比较好。”

  领事证件咨询电话:255-756729947(接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美欧日经济纷纷陷入负增长,中国仍保持2.2%的正增长;2021年,美欧日在大规模刺激政策带动下分别增长5.9%、5.3%、2.2%,中国GDP增速则高达8.4%,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8.5%;2022年,中国经济录得3.0%的增速。

王介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