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搭平台、赛事作牵引 天津文体商旅融合促发展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2 09:39:36

  中新网天津6月10日电 (记者 王君妍)2024天津海河龙舟赛暨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龙舟比赛10日在海河大光明桥至金汇桥水域揭幕。该比赛已举办三届,今年吸引50余国外籍友人共襄盛举。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薛辉表示,海河龙舟赛能增强天津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美誉度,“我们也要通过体育搭台赛事牵引,不断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通过体育赋能百业千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端午假期期间,天津各类体育赛事蓬勃上演。体育赛事已经成为重要的拉动引擎,让市民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城市的繁荣繁华,更能增强城市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带动了城市的商业氛围,通过“文体商旅”融合促进发展。

  以赛事促消费传播城市魅力

  天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天津市强化“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会”五大业态联动,推动“商业+”业态模式升级迭代。天津市商务局会同天津市体育局组织开展“体育赛事进商圈”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运动竞技、音乐演出活动品牌,助力天津“运动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中国飞鸽·2024年“锋芒杯”天津青少年击剑公开赛6月在天津市西青区举办。作为2024年天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全国青少年大众击剑赛事,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东等多地以及外籍选手在内的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

  赛事走进西青区社会山商圈,不仅带动了商圈人气,也让带有津门老字号、知名企业商家的市集融入比赛,带入酒店。全国各地的“小剑客”在天津通过体育赛事的桥梁,了解天津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津门名吃,感受天津“城市温度”。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实践,让选手在比赛之余全方位感受天津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薛辉介绍,比赛现场设有津门本土美食、文化展示、非遗小吃,同时也包括击剑项目器材、文创周边,津门知名品牌包括中国飞鸽、达仁堂等近23个品牌与商家参与其中。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参与比赛市集展示的商家中,杨柳青年画日接待量突破千人,赛事展区单日售卖近300幅;津派周氏风筝、皮影工艺品、毛猴、糖画、漆扇等传统制作工艺,单品牌单日售卖均超过300份。

  商旅文体融合提供新体验

  近期,天津市体育局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发布10个“天津市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突显天津市户外运动资源特色,为户外运动提供新场景、新体验。

  V1汽车世界、东疆湾沙滩景区等入选,将天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山、河、湖、海各类美景一一展现,所打造的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汽车摩托 车运动等重点项目将进一步释放体育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

  天津市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希望为广大市民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在大自然中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感受城市特色和文化魅力,同时也为各类体育企业发展户外运动项目提供场所。

  “一直以来,天津通过体育赛事实现体育、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多业态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时尚活力型、便民服务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经济形态,通过国际赛事促进‘文体商旅’相融合,同时也助力天津成为‘运动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珊认为。

  与此同时,2024年,天津市启动体育赛事“三进”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文旅”,多元化的赛事不仅丰富了天津体育产业的内涵,也通过“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创新模式,助力津门企业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初,天津发布运动之都标志和口号,“i运动爱天津”以运动之名为城市定义,同时将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充分融入体育+多元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并发展“体育+”消费经济。“未来,天津还将持续结合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重大体育赛事,进一步赋能文体商旅融合发展,鼓励推动体育赛事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让集市跟着赛事走、商圈围着场馆转,让体育连千家连万户、兴百业兴万企。”薛辉表示。(完)

  近期多家国际机构调高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驻华代表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社会期待中国经济产生强劲发展动能,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对世界和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稳定器作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2月5日电(张远 刘翔)横跨黄河的浩吉铁路公铁两用大桥在春运期间格外繁忙,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装满煤炭的重载货物列车疾驰而过,将数以万吨计的煤炭运往南方各地。

  近几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由于在广西越冬过年北方游客人数增多,使得北方过年风俗“南下”,当地商超和餐厅都出现了相较于往年不同的消费情况。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民众成为冬奥赛场的主角。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对公众开放,累计至今已接待游客近21万人次,其中14万人参与了冰上运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雪圈冲浪”吸引了众多游客,昔日工业设施成功转型为文体新坐标;京张高铁的快捷便利,滑雪配套设施的完善健全,春节假期去崇礼滑雪成为不少北京市民的新年俗......

  2022年9月,谷爱凌在结束新西兰的滑雪训练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正式开启她的大学时光。今年1月新赛季开始后,她在世界杯卡尔加里站比赛中以明显优势背靠背夺得U型场地项目冠军。后来由于膝盖受伤,她才退出世界极限运动会,但她依然拄着拐在场边给选手们加油,并受邀担任电视台的解说嘉宾。

  <strong>南方多地开启阴雨周 北方降雪增多</strong>

杨雅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