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专家:对华脱钩和加征惩罚性关税对欧洲是灾难性的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4 07:54:48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彤】中欧经贸关系正处于动荡时期,欧盟日前宣布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欧盟可能步美国后尘,以“产能过剩”和“外国补贴”为借口,不断打压中国产品,遭到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的强烈驳斥。这些措施预计将对中欧双方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给全球经济增加变数和不确定性。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他对中欧贸易关系以及最近在电动汽车领域摩擦的看法。

  环球时报:您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和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杜登霍夫:这些措施表明欧盟正试图保护自己免受竞争影响。他们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和提高关税,人为地提高中国进口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促使欧盟消费者选择欧洲制造的汽车。

  近年来,欧盟在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的贸易关系时,效仿美国模式和做法,而事实证明美国的模式和做法是错误的。美国和欧盟宣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获得了不公平补贴,但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如果没有提供任何具体事实,欧方加征关税肯定会被视为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制度。与此同时,欧洲许多保守派政客和政党都在反对电动汽车,并声称内燃机代表着未来。他们正在推动消费者购买欧洲制造的内燃机汽车。但这最终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加剧全球变暖,并破坏汽车产业。由于雷诺的达契亚Spring、梅赛德斯-吉利合资企业的Smart等许多欧洲电动汽车车型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欧盟的关税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征收惩罚性关税将适得其反,阻碍欧盟汽车生产商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售。这种轻率和短视的行为最终将惩罚德国汽车产业。

  环球时报:您认为加征关税对中欧产业链、经贸合作、双边关系整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杜登霍夫:结果是中欧经济和贸易关系将恶化,因为加征关税的目标似乎是使欧盟与中国保持距离。当前,欧盟寻求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对中国表现出担忧。欧洲大陆的地区冲突也使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变得紧张。这种脱钩和惩罚性关税对欧洲是灾难性的。中国目前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全球领跑者,特别是在电池开发、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舱等领域,以及下一代汽车的原创性软件操作系统,如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豪华车销售的主要中心。德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关键海外市场,这表明“如果你不在中国市场,你就不在汽车产业之内”。在此背景下,欧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需要与中国开展合作与交流。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电动 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言论?这些说法是否反映了该产业的真实情况?

  杜登霍夫:这是舆论宣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供应不足,需要增加电动汽车供应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为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补贴的激励措施,是加速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值得称赞。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近期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前景?中欧应如何在电动汽车、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展合作?

  杜登霍夫:我认为,中国是电池技术和产业化的全球领导者,这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柱。企业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几十年来已经建立起来。为加强合作,双方应通过便利公司设立、简化资本转移、协调和保护专利权、简化数据交换、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等方式消除行政障碍。然而,加征关税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这将破坏互利合作的基石,损害双方切实利益。

责任编辑:韦子蓉

  查询链接:安徽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https://mp.weixin.qq.com/s/3xuORBRhCkZu1XKQtVCNXQ

  事实也确实如此。2月10日,比亚迪以“油电同价”策略推出了秦PLUS DM-i冠军版,不到10万元的起售价几乎刷新了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随后,甚至引起了一阵价格体系混乱,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各细分市场刷新价格新低。

  原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汪学军,已调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汪学军生于1972年1月,2022年2月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同年5月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至近期调整。

  赛后,主帅郑薇毫不吝惜夸赞:“我们越来越好,大家默契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要求在篮板上取得胜利,球员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中国女篮在困难时期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我们身上都有担子、都有责任。”林武表示,五级书记各有各的职责,他的主要职责,不仅是抓谋划,制定整个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还要制定政策,人财物如何支持,同时还得抓政策落实、干部激励,“做得好的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做得不合适的,不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该撤换的还得撤换。”

  但恰恰房子平时保养,是不到位的。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小区,物业管理费多年以来都很低,而不管物料还是人工,物业运营维护支出则不断上升。越是楼龄长的小区,物管公司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越明显,在社区治理缺失情况下,公共部分不被关注,导致了“公地悲剧”,即公共区域迅速恶化。

卢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