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15 04:31:27

  中新网6月14日电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他再次强调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一员。

  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这里的“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它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是这些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

  理解“全球南方”的崛起,一组数字最有说服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

  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被视作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阵营的当然成员。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全球南方”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共同利益。

  “我们要加强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扩大‘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无论是全球治理还是发展繁荣,全球南方都不应该缺席。”

  “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尤其是近年来,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阵营对抗甚嚣尘上,发展议题遭遇政治化、边缘化,一直以来,“全球南方”在国际上尤为强调发展议题,要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在6月12日晚的视频致辞中,“发展”依然是习近平强调的核心词汇,他谈到,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他特别提到,“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解决好发展失衡等问题”“打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环境”“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等,这每一项倡议背后,都有紧迫的现实需求与深远的发展考量。

  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近年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助力世界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

  视频致辞中,习近平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一个国家掉队。

  不让一个国家掉队,这就是中国发出的“全球南方”声音。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 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在虞昕看来,对照当下某些浮躁、动不动讲流量却不去打磨演技的行为,张国荣对艺术的认真以及出色的演技,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正是他被人们怀念的原因之一。

  公开履历显示,刘小明出生于1964年,江苏扬中人,东南大学道路工程专业学士、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硕士。1988年起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11月起历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部主任、“211”办公室主任,2000年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从过往来看,互补性已为双方经贸活动带来助力。具体而言,巴西是中国大豆、鸡肉、食糖等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也实现了对华出口并迅速增长。

  据规划,遗产区边界设定西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西边界等,东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东边界等,北至钟楼北侧围墙,南至永定门东街北侧道路红线等。缓冲区边界设定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开阳路的道路中心线等,东侧联结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二环道路中心线、南护城河东侧堤脚线等,北至北护城河北侧堤脚线,南至南三环道路中心线。

  早年,我在五道营附近的国企上班,离地坛、雍和宫都是一步之遥。退休后,2019年,我和老师傅学了糖葫芦手艺,又在五道营胡同里开了个小店。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西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姚凯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