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造谣7000条”,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这么用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0 11:46:15

  与以往靠自身发挥想象力杜撰“小作文”不同,如今利用AI造谣的门槛和成本更低。只需要输入关键词,AI软件就能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素材生成文本,再配上貌似和事件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一条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的谣言就诞生了。

  可怕的是,这一过程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就可实现谣言的批量生产。比如,发布“西安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令人十分不安。

  造谣难度降低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陡然增大。AI造谣能生成极为逼真的图片、音视频,这就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蛊惑性极强。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生成所谓的“突发新闻”,再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短时间内就能快速传播,让不明真相的民众轻信,易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信息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而相关部门的查证、辟谣则要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谣、发布、扩散,说到底,是有人看到这背后有利可图。在警方查获的数起造谣案件中,当事人将虚假消息发布在平台,平台会根据文章的点赞数和阅读量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这一规则的刺激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加持”,追求谣言更逼真、内容更猎奇、传播更快更广,博取更多眼球,从而牟取流量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刺破不法流量经济的美梦,需要法律利刃出鞘。一些人奉行流量至上,心中既无法律观念,也无道德底线,甚至把冲撞法律红线的行为当成流量密码、炫耀资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互联网造谣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应该成为悬在每个网民头上的警钟。同时,惩处造谣的力度也要再有力一些,让造谣成本再大一些。

  谣言通过平台发布传播,平台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平台要在内容甄别、阻断谣言、防止扩散方面积极主动作为。现有的内容监管机制还有哪些漏洞、分成机制是否合理、处罚措施是否完善,这些都应该成为平台查 漏补缺的重点。对于造谣者,该警示警示,该截流截流,该封号封号,让毒流量“利尽而断”。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孙海光)1月16日,郑钦文、吴易昺等中国球员将亮相2023年澳网正赛首轮。本届澳网,共有10名中国大陆球员创纪录跻身单打正赛。作为其中年纪最大的球员,即将年满34岁的张帅表示,为年轻球员们感到开心,谈及未满18岁的商竣程时更直其呼不可思议。

  第三,让“兴”的动能更强劲,需要我们矢志不移干事创业,在团结奋斗中凝聚强大合力。今天,香港已逐渐远离泛政治化的漩涡,“爱国者治港”的社会基础更牢了,社会上求稳定求发展的共识更强了,青年一代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机会更多了。只要把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前行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贵州全省法院服务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州全省法院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出台强化贵州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实施意见;牵头与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共同建立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环境司法协作机制,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成立34个环境保护法庭,实现对贵州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生态环境全要素一体化保护。

  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支持攀枝花积极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提出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稳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建设零碳建筑示范工程。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殷勇表示,今年北京市将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出台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制度,推广科研经费“包干制”。健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机制,中关村科学城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怀柔科学城着力打造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未来科学城加紧建设“两谷一园”,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

  (作者:李月晴,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人员、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吴涵,系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曹祯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