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桥焕新生 北京永通桥完成修缮正式开放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7 12:48:09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永通桥(八里桥)文物活化利用启动仪式暨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活动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永通桥开启。北京朝阳完成永通桥修缮,正式对市民开放。

  永通桥又名八里桥,与卢沟桥、朝宗桥并称“拱卫京师三大桥梁”。该桥始建于1446年,因东距通州八华里而得名,是大运河北京段保存最完整、形制最精美的石桥。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永通桥是横跨大运河的一座古桥,不仅见证了古代漕运的繁荣景象,更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卓越智慧。

  2013年,永通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永通桥因年代久远和负载量大,出现了条石破损、错位及桥体表面铺装网裂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桥梁的安全与稳定。

  按照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对永通桥整体修缮方案的要求,朝阳区于2021年启动永通桥修缮工程。据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人员采用小型器械和传统工具,以毫米为单位逐步刨查桥面沥青下的结构,确保对文物的干扰降到最低。针对桥梁本体状况不佳、修复工程复杂等困难,朝阳区文旅局积极与北京文物、水务、 交通等部门协作,共同研究制定修复方案,并于2023年完成对永通桥的修缮工程,恢复了古桥历史风貌。

  启动仪式上,永通桥(八里桥)数字焕活计划正式亮相。该计划旨在通过“长桥映月数字藏品”“数字扫描还原古桥盛景”“石狮子数字扫描与创新制作”等一系列创新手段,使这座古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结合步行桥、景观桥、网红桥等多重功能,永通桥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展览、步行交通、长桥观景、商业市集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

  启动仪式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桥演绎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伴随着悠扬的乐声,永通桥缓缓开启,仿佛穿越时空,带人们回到了繁华的古都。同时,数字导览和AR数字体验、沉浸式互动研学、八里桥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据悉,朝阳区还将以运河水文化为核,以文物古桥做轴,积极推动“永通桥类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八里桥公园”“重兴寺”等文化项目落地,形成永通桥主题游径。同时,引入更多特色业态,融入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包括建立露营研学区、建设集装箱市集、打造长桥映月音乐节等,让游客们感受大运河文化,体验朝阳商业魅力,实现“文旅兴商,朝阳永通”美好愿景。

  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永通桥的活化利用,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为朝阳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朝阳区将积极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搭建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融合新场景,解锁更多文旅消费新体验,让每个人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成为运河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同时,朝阳区还将持续探索“运河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传承千年文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完)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当前,一些制约国企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国企改革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工信部曾就App弹窗骚扰用户问题展开了专项整治,效果良好。目前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问题基本解决,“乱跳转”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但万万没想到,整改过后,APP开屏广告却迎来“升级版”。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摇一摇”“扭一扭”作为跳转链接。现在,这事终于有说法了。

  50岁的乡村医生邢锦辉和家人们一起撑起了村卫生室的高效运转。哥哥邢久红主要负责全科诊疗,近期他所在的一楼诊间常常水泄不通。女儿杨进文,外甥女陈瑛、王培负责辅助诊疗。在一楼的治疗室,堂弟媳王慧国小步快跑,发药、打针、输液、理疗都需要她。在二楼中药房,外甥女婿黄阿根按照规范管理中药材,并进行熬制、包装。村卫生室不收取挂号费、复诊费,患者半个月的煎药费仅需30元。

  一是坚持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推进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责任落实,指导各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做好平急转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农村五类重点人群疫情防控、生产生活服务等工作。

  重要性凸显,社会认知度仍待提升

  自从开始探伤,这些爱美的姑娘用在化妆和买衣服上的钱省了不少,一年四季都是工作服。“我们的化妆包里装的最多的是防冻膏、防晒霜。”刘倩囡说。

李正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