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08 12:23:48

  中新社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张强)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暨亳州市系列活动6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开幕。活动现场发布了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包括:“何以安徽”考古主题游径、“寻梦徽州”古建筑古村落文物主题游径、“汴河晴波”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文物主题游径、“时光对话”安徽名人故居文物主题游径、“道行天下”安徽古道文物主题游径、“惟石可言”安徽摩崖石刻文物主题游径等。

  据介绍,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跨越16市、44个县(市、区),涵盖文物资源共76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44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66处不可移动文物、6处考古遗址公园。

  “‘何以安徽’考古主题游径可以探秘安徽古代文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一级调研员彭正阔说,安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繁昌人字洞、蚌埠双墩、含山凌家滩等大遗址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据介 绍,“寻梦徽州”古建筑古村落文物主题游径中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群”,其粉墙黛瓦、层楼叠院、亭台水榭等景观,形成徽州古村落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

  彭正阔说,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在安徽省境内长约180千米,流经淮北、宿州两市。泗县运河故道是隋唐大运河至今仍在使用的两段运河河道之一。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文物主题游径将淮北中国大运河·柳孜文化园、柳孜运河码头遗址、隋唐运河古镇、泗县大运河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阐释安徽大运河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完)

  3月25日,CDF年会举行当天,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再度扩大在华投资,拟投入约4.5亿美元建设生产供应基地。该公司全球CEO苏博科表示,“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投资。”稍早前,安利也表示将投资6亿元,对广州生产基地实施升级改造,建立大健康共享平台。

  首批次人才房共吸引了15294户家庭参与认购,远超4422套可售房源。然而,4422套可售人才房中,最终仅有1930套房源被选定。

  蒙古国位于中高纬度的内亚草原,全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雪上加霜的是,天然的地理位置、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让这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与前几年不同,2022年制造业引资数据录得“双升”。从绝对数值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后,2021年提高至337.3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攀升近500亿美元。从占全行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看,2022年打破了占比下滑趋势,从2021年的18.6%上升至26.3%。

  “前几年,大家感觉沙尘暴越来越少了,以为沙尘暴消失了,但从近两三年来看,沙尘暴天气这两年慢慢又多了起来,处于一个震荡趋势。” 国内一位大气科学学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宁夏常住人口为72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41‰。宁夏自治区过去十年的增长率也高于全国。“七普”数据显示,宁夏全区常住人口为7202654人,与“六普”数据相比,增长14.30%。而全国“六普”到“七普”人口的增长率仅为5.38%。

黄俊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