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元,固收类基金扩容明显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1 14:57:1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0.78万亿元,相比3月份增长近1.5万亿元,助推总规模首次站上30万亿元大关。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公募基金总体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债基和货币基金的贡献。其中,货币型基金表现最为亮眼,净值从12.48万亿元增长至13.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0%,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债券型基金净值约6.14万亿元,环比增长8.19%。

  诺安基金对本报记者表示:“开年以来,债基规模异军突起,长期来看,低利率环境下市场对于高息资产的需求仍然较强,配置长债和超长债对商业银行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债市收益率水平已显著领先于政策大幅下行,对潜在利空存在脱敏现象。”

  规模突破30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至此,公募基金规模突 破了30万亿元“大关”。

  同期的开放式基金中,货币型基金表现最为亮眼,净值从12.48万亿元增长至13.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0%,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债券型基金共2421只,环比增长1.64%;净值约6.14万亿元,环比增长8.19%。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有2406只、5021只,环比增长2.17%、0.30%;净值分别为3.18万亿元、3.72万亿元,环比增长2.78%、1.86%。

  从基金份额的角度来看,货币型基金份额最多达13.44万亿份,环比增长7.70%;债券型基金份额为5.45万亿份,环比增长7.78%;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别为2.74万亿份、3.41万亿份,环比变动0.75%、-0.63%。

  与去年年末相比,货币基金规模增长2.16万亿元,远超其他品种,另外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封闭式基金分别增长8261.88亿元、3459.87亿元、625.53亿元、222.78亿元,混合型基金相对有所缩水,减少了2339.59亿元。

  从盈利数据来看,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从2022年末的4.27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5.32万亿元,债券型基金的总利润达到了2381亿元,超越了货币型基金的总利润。然而,其他基金类型如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在2023年都出现了亏损。

  回顾历史,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持续增长,自1998年发行首批基金以来,2017年6月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元,2021年初达到20万亿元,基金规模成长速度明显加快。2022年开始市场震荡,基金规模增速放缓,今年来市场行情显著好转,基金规模增速加快,4月末规模较去年年末增加了3.18万亿元,超过2022年与2023年增量之和。

  截至4月末,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达到19.5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二。与权益类基金相比,这两种基金的风险较小,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根据公募基金年报数据,个人投资者更加青睐货币型基金,超七成净值为个人投资者持有,机构投资者则偏好债券型基金,持有净值占比超过八成。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长期来看,在银行存款利率调降、禁止理财借道配置高息存款、整改手工补息等趋势下,机构对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需求可能有所抬升。

  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颇受基民的喜爱,年内合计发行149只债券型基金,占总数的三成左右,发行份额达到3410.32亿份,其中4月、5月发行份额占比均超过总数的80%,热度远超其他品种。从平均发行份额上来看,4月债券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接近30亿份,达到29.48亿份,创2022年9月以来新高。

  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热度明显下降,年内合计发行106只混合型基金,低于同样为权益类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自3月开始,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降至7%以下,而在混合型基金最受欢迎的2020年,该比例持续超过40%。

  141只基金清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募基金规模不断突破新高的同时,也有不少基金因规模不断萎缩,直至小于5000万元,而不得不清盘。

  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5月份共有34只基金清盘。今年以来,共有141只基金清盘。

  一般来说,持有人户数不足200户或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元是基金的清盘线。

  至于基金清盘的原因,本报记者发现,多数是因为连续50或60个工作日,出现了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5月22日,国金基金发布公告称,国金鑫瑞灵活配置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于2024年5月2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终止国金鑫瑞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该基金将从2024年5月22日起进入清算期。

  资料显示,国金鑫瑞灵活配置成立于2017年9月,于2023年3月增设C类份额。国金鑫瑞灵活配置A在2023年、2022年和2021年收益分别为-2.78%、-27.33%、-5.22%。

  此外,国金鑫新灵活配置也于今年3月13日进入清算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为杜哲。

  随着国金鑫瑞灵活配置的清盘,目前杜哲所管基金只剩下国金惠诚债券,管理规模0.52亿元。

  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混合为偏债混合型基金,于2024年5月21日进入清算程序。

  华商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20日,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华商基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该基金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

  从规模来看,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进入清算程序前的基金规模0.44亿元。从收益率来看,2024年以来,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A基金净值上涨3.41%,2023年收益为3.37%。

  与此同时,招商稳锦混合、南方安养混合、国泰惠元混合、中加科瑞混合等多只偏债型基金在年内清盘。

  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迷你基金清盘,是资本市场自然选择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良性淘汰过程。具体到单只产品清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产品业绩不好,投资人最后选择赎回,基金净值和持有人数不断减少,基金就等于自动终止。”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基金发出了清盘预警。

  比如,5月23日,农银汇理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公告称,若截至2024年5月29日,农银汇理均衡优选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该基金将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终止条款,并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程序进行清算,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

  博时港股通红利精选于5月23日发布清盘预警称,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为2024年5月27日。若截至2024年5月27日,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公开资料显示,李辉跃1966年2月出生,福建石狮人,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早年曾任晋江市副市长、泉州市团市委书记、德化县县长、厦门市集美区委书记等职。

  市民的建言被采纳,2020年10月15日,双子山项目开工,目前已经封顶,能看到山体的轮廓和部分绿化种植。在设计上,双子山外形延续上海本土山体形态,和真山无异,但内部则采用空腔结构,一、二层设置了1500个停车位,四、五层还有展区和展馆。

  台湾地区前外事官员介文汲也表示,去年8月解放军军演,美军很快退出了敏感地区,跟它们这次不进敏感地区一样,中国大陆当时公布了美国两艘航母的位置图,“这对美国来讲是非常大的威胁,就是说,你在哪里,我非常清楚,而且对你的经纬度,算得非常清楚,因为在导弹打击之前,它一定要对你定位清楚,你没有办法隐藏”。

  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分析,随着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作为配套环节必将点燃下一个风口,前景是“无边的”。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监测数据,近20年,中国春季(3~5月)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趋势,已由上世纪60年代年均21次减少到近10年年均8次,沙尘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63天。不过,受访对象都感觉到,近两三年,沙尘天气又“卷土重来”。

  2016年,深圳首次提出构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到2018年8月,深圳正式出台保障房体系的相关文件,提出建立商品房占比40%左右,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各占20%左右的住房供应结构。

叶刚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