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锦书丨丹尼斯·西蒙与中国四十多年的不解情缘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0 12:02:39

  丹尼斯·西蒙曾在中国工作多年,曾任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并曾与多家公司合作,帮助他们与中国建立和发展业务关系。2006年,丹尼斯·西蒙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表彰为国际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

  谈起自己和中国的故事,西蒙的思绪立刻被拉回了43年前。1981年,西蒙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进行了一次为期四周的旅行,并用56卷胶卷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影像。

  西蒙说:“我至今还记得,站在上海黄浦江畔眺望对岸的浦东,人们告诉我,这里将来会成为一个先进的经济区,但当时那里主要是乡村和农田。如今,浦东已成为高度现代化的地区,回想起1981年,这种变化 令人惊叹。那一次我也去了深圳,当时那里只是一片荒地,几乎没有建筑,也没有多少人。当地官员说,他们要在这里打造第二个香港,这在当时看来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今,深圳已成为一个繁荣的特区,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人民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张张照片留住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影像,一张张笑脸也在西蒙的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深刻的第一印象,让西蒙与中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方面面”,这让他由衷希望在中美两国之间搭建高质量“桥梁”,扩大两国人民的进一步交往。

  尤其是在昆山杜克大学工作的那段时光,让他看到了学生交流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未来中美两国合作和互相理解的基础。他强烈建议美国和中国年轻人更多地相互了解,从而为两国之间的理解和文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他也建议每一位去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去中国各地看看,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农村,去看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去品尝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去充分了解这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

  虽然已经离开中国几年了,但西蒙仍在为搭建中美两国之间的桥梁做出自己的努力,续写着与中国的“不解情缘”。现在,西蒙是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他一边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一边向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全面且客观地介绍中国。西蒙说,尽管中美之间面临诸多挑战,但他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仍然乐观。因为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粮食安全和全球健康等紧迫的全球问题都需要中美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与协作。他希望两国之间通过坦诚、持续的沟通,遵循“3P”原则:patience,persistence and perseverance(耐心、恒心、毅力),中美一定能够携手共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截至目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有3名中国公民获救,状况良好。尚未接到其他中国公民伤亡报告。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地震灾情,向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积极提供领事保护和协助。

  青海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汉、藏、回、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截至目前,青海省8个市州、82%的县(区)均已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不仅如此,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查船、救援,环境是一大危险因素。“有的船甚至高达20米,我们都要爬上去,下面就是滔滔江水,稍有不慎,就会落空掉入长江。”缪祥龙说。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孟子》则曰:“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政对执政者的德行提出哪些要求?</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9日(周四)表现亮眼,主要股指悉数上涨。半导体板块当天一路上行,涨幅居前。

  围绕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陕西持续完善高校科研平台布局,加强青年创新团队建设,大力推进有组织科技创新。启动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为高校基础研究发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保障。面向全省重点产业,认定20家基础好、运行好、前景好的校企创新联合体为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化校企协同攻关,促进科技供需零距离对接。

林立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