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泰中文化交流渊源知多少?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04 02:39:40

  中新社曼谷6月3日电 题:泰中文化交流渊源知多少?

  ——专访泰国前国会主席、泰国中华文促会主席颇钦

  中新社记者 李映民

  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日前在曼谷成立,泰国前国会主席就任首任主席。中泰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与泰国文化一直相互影响。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再次唤起人们对中泰文化交流历史源流的探寻。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有何特点?新时代中泰文化交流有何新趋势?其在促进泰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近日,颇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有何特点?

  颇钦:泰中两国文明源远流长,文化渊源相通,历来就存在着密切的互鉴。从历史的烟云中,可发现两国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印记。

  泰中文化交流有三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历史久远,二是内容丰富多彩,三是现代更加深入、全面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吴国曾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东南亚国家。在他们回国后撰写的著作《扶南异物志》中,均提及到达当时的“金陈国”,即今泰国的佛统、素攀、叻丕一带。

  元朝时期,泰国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曾6次派遣使节访问中国,还邀请数百名中国陶瓷工匠到素可泰开窑传艺。泰国工匠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后,烧制出了驰名东南亚的宋加洛陶器。

  中国的陶瓷和丝绸很早就传入泰国,元明清三朝向泰国和东南亚国家输出了大量的陶瓷和丝绸。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行中,曾三次到达泰国,带来了中国的丝绸和青花瓷器,泰国华侨把阿瑜陀耶城里的帕南车寺改称三宝公庙,以纪念郑和。

  1802年,《三国演义》在泰国翻译出版,泰文译名为《三国》,流传至今。该书在泰国家喻户晓,流传200多年来,已成为泰国传统文学经典,对泰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泰国著名的大王宫是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的王宫,是由中国工匠负责建造的,4个宫门前,各放置了一对高大的中国石狮子。在拉玛四世寝宫的大门两侧有一幅大型中文对联:“永保岩疆,施德化海”。在对联的内侧,是八幅方形彩色中国画,有八仙过海图、观音送子图、龙飞凤舞图等,是中国绘画和建筑艺术元素的体现。

  进入20世纪,随着泰中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广州杂技团赴泰国访问演出,泰国普密蓬国王伉俪出席并观看首场演出。

  此后,泰中两国各类文化艺术友好代表团互访不断。自1975年以来,近千个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赴泰访问。与此同时,泰国作家、画家、电影、图书协会等代表团也先后赴华访问,泰国先后派出60多个艺术代表团访华演出。

  文学作品方面,在1975年泰中建交以后,泰中文学著作被大量翻译介绍给两国人民。中国文学及著作,在泰国广为流传,比如《家》《儒林外史》《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

  泰中影视方面最早合作的项目由泰国正大集团投资,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创办《正大综艺》栏目,该栏目曾火遍全中国。

  2000年以后,泰中影视交流迅速扩大,泰国艺鼎传媒公司先后把《爱在旅途》《铁石心肠》等数百部泰国电影、电视剧引入中国,让中国观众认识了泰国电视剧和电影。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文化交流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国举办,不断取得成功。在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互鉴中,两国文化正发生深层次的融合。

  中新社记者:步入21世纪,中泰文化交流有何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颇钦:步入21世纪,泰中文化交流有两个事件值得关注。一个是建立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一个是建立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国派出中文教师实施“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建立于2012年11月,是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泰国政要和泰国华社知名人士经常出席该中心举办的相关活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已成为泰中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建立和“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的实施,成为泰中文化交流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亮点。

  孔子学院由中国和泰国的大学合作建立。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目前泰国有孔子学院16所,孔子课堂11所,围绕汉语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汉语教学、中文教师培训、HSK汉语水平考试、中国文化活动、学术研讨等。

  从2003年开始,中国每年派出中文教师志愿者到泰国,在大中小学校担任中文教师。20余年来,参与这项名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的中国教师人数已超过2万名,他们的足迹遍及泰国城乡的大中小学校,极大地促进了泰国中文教育的发展。

  中新社记者:新时代泰中文化交流有何新趋势?其在促进泰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颇钦:数字领域已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直播平台成为分享经验、促进泰中民众联系的强大工具,为两国文化交流带来新的动力,同时也将文化交流的影响力扩展到物理边界之外,为更深入 的参与和合作创造机会。

  此外,泰中合作的一系列教育项目,在弥合两国文化差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项目吸引许多渴望了解中国的泰国参与者,为未来泰中合作和伙伴关系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相互尊重和合作。

  泰中文化交流在促进泰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多重作用。通过展示泰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热情好客,增强泰国软实力和全球声誉,突显文化交流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方面的重要性。

  我最近在北京走访,发现许多中国企业把泰国作为进入东盟和全球市场的战略性入口,这种认知是通过多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建立起来的。通过利用这种强大的联系,泰国可以吸引投资,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泰中两国之间的商业交流频繁,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泰国。希望更多泰国企业进入中国,与中国企业合作,从而使我们的人民和国家受益。

  总之,文化交流加强了泰中两国之间的联系,为共同繁荣和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两国面对新的契机,将创造更光明的未来。(完)

  受访者简介:

  颇钦·蓬拉军,法学博士,曾任泰国总理府办公室部长、泰国内政部长、泰国副总理、泰国国会主席等职,现任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strong>(新春走基层)“天使白”守护“中国红”:我们一直在这里</strong>

再长一点……

  “在拥有26个世居民族的云南,广泛流传着种类繁多、构造各异的民间乐器,其中超过八成都是竹制乐器。”孔黎飒表示,一直以来,竹乐团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通过调查、挖掘、整理云南各民族的竹乐器制作技艺,并不断创新研发,丰富竹乐器种类。2009年,竹乐团“竹乐器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谁不说俺家乡好》《老兵新传》《反诈银行》等语言类节目,立足生活,观照普通人,用欢笑传递新春年味。特别是《反诈银行》将“全民反诈”这一具有时代感的社会话题进行别出心裁的创新表达。

  <strong>盐帮菜厨师 周涛</strong>:盐帮菜其实是川菜的一个地方菜,最开始就是最地道的自贡家常菜,最开始的盐工一代慢慢形成的,水煮牛肉就是盐工做出来的。

  其中包括,满帮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Plus Corp投资约10亿元,Plus Corp声称其技术获得了7000多份预购订单。而J Capital采访发现,大部分订单来自满帮子公司。在Plus Corp的SPAC合并提案中得到了证实,文件披露,7000份预订中有6800份来自满帮,没有约束力,是“预先订购的”。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