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荣宏君: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是从唐朝开始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3 23:19:44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历来颇受众人喜爱,那么,它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20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知名作家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亮相,深入剖析了牡丹文化、中国艺术史等相关内容,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据悉,《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及他们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讲述了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该书责任编辑表示,荣宏君历经多年的沉淀和 积累,深入研究牡丹文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各大名园,采访栽培专家,对古老牡丹的品种和前世今生有着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活动现场,荣宏君讲述了牡丹文化史,从牡丹的起源、发展,到其在历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再到现代人对牡丹文化的传承等等。

  荣宏君说:“我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就是讲‘翰墨天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想梳理一下关于中国牡丹的发展脉络。”

  他表示,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可以说无一不包,“我就想到了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一条主线,讲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直到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当被问及“牡丹如何从自然植物逐步升华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荣宏君说,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是牡丹进入艺术史最早的起点,“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甚至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完)

  “发展是业绩,保护也是业绩,但是发展是显绩,保护是潜绩”的错误政绩观,让王勇力推二期,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双方能源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报告》指出,中俄能源领域合作从单纯的原油、天然气等石油石化资源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油气探索、炼油化工及国际能源贸易合作等领域。作为中俄能源合作项目“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配套工程,由中资企业参建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于2015年开建,截至2022年,该厂建设工作已经完成87.52%。按照设计,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将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2025年将达到4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满负荷生产能力。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表示,基于中国18个城市地铁人流量数据构建的地铁人流热度指数显示,去年12月以来中国地铁人流热度先降后升,目前指数达61.4,较12月低点大幅回升36.5个点。

  童道驰:凤凰岛这个事儿涉及到违规填海,然后就是地产。企业的股东肯定想办法接近你,让你能够照顾,对不对,一旦放松一点点,这个利益集团在侵蚀的时候就非常厉害,像我们这样的其实也是被利益集团所侵蚀了。

  杨永雹说,因为疫情,他已近三年时间没办法来中国。1月8日,他驾驶着越南牌照的货车,载着一车越南菠萝蜜进入中国境内。他说:“中国通关政策调整,让我更便利地往来于中国和越南,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现在中国发展得很好,这对我们越南也非常有利,我希望今后通关能够更顺畅。”

  吉林强调,要持续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共识,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潘怡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