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教育部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高价辅导”陷阱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9 03:23:33

  一、“内部数据”并不神秘

  【案例】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经核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多名考生因信赖此类数据而填报失误。

  【提醒】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但由于一些咨询机构和个人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反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

  二、“专家团队”并不专业

  【案例】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自己的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各地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免费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并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培训,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

  三、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案例】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提醒】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

  四、渲染焦虑过度营 销

  【案例】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这种“专业决定论”,刻意渲染出焦虑氛围,而背后的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以此牟利。有的考生听信这类指导,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入学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不适合所报考的专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李妮)一款跨界创新的非遗作品《伟大时刻》铜雕景泰蓝·金钻计时仪11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发亮相。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陆建伟介绍,邀请院士来讲《开学第一课》是该校的传统,每个学期都会邀请一两名院士开展授课活动,主要目的是用院士们前沿的、高端的视野给学生们做学科和人生的启发。“院士在研究中,都有一些攻坚克难的经历和感悟,这些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科素养,激励大家奋发图强,好好学习。”陆建伟介绍,从学校成立至今,该校已经邀请了65位院士进校和学生们做互动交流。

当时想过去要钱吗?

  调水水质好不好,源头是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都水利枢纽时强调,要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为了保障源头水质的安全,江都水利枢纽从数字化管理到水质监控,再到生态涵养,都下了一番功夫。

  上午10点,安徽省合肥市裕丰花鸟虫鱼市场。56岁的花店老板周群刚送走一拨客人,转身开始修剪早上运过来的蝴蝶兰。

  量子计算机的性能提升需多个领域协同,涉及量子芯片、测控、软件、算法和云平台等。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