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4 16:56:30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 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给老街坊们拜年时,总书记表示,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主打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预制菜今年继续唱主角。美团买菜平台数据显示,预制菜相关商品春节前销量同比增长400%。叮咚买菜推出主打家乡味道的传统宴席“八大碗”系列,上线半个月卖出超过10万份;海鲜预制菜避风塘炒面包蟹,一天被抢订5000多份。

  “近年来,众多银行网点进行了数智转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引入数字人服务,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的虚拟数字人‘小邮’,让用户享有了更好的服务体验。”在邓江看来,银行发展特色线下网点不仅是基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实现差异化竞争;此外,伴随网点收缩,单一网点承载的业务将有所增加,也更需要依赖科技赋能。

  <strong>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strong>

  大凉山连绵起伏,深山里的三河村换了模样。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收入来源与车流量密切相关,春运引发的车流量快速上升利好公司营收。”

周佳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