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县:清晨拨响金“蒜”盘 农户勤赚“春天钱”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4 20:39:17

  中新网兰州4月12日电 (刘建军 高展)“四块钱,行不行?”“至少要四块二,少了不行”“再添一毛钱能不能卖?”……凌晨5时,天还未亮,甘肃陇南市成县店村镇尹寨村蒜薹交易市场已是热闹不凡,满载着蒜薹的农用车正陆续聚集到市场进行交易,勤快的蒜农们都在争取能提早上市,赚上一笔“春天钱”。

  “成县店村的蒜薹品质好,在天水、西安、成都市场都受欢迎,客户都抢着收。我们每天凌晨4时开始收购,6时左右就要为外地客商装车发走,虽然辛苦但收入也不错。”收购点负责人王小琳笑着说。

  王小琳是店村镇大寨村人,从事蒜薹收购已经20多年,是外地客商和当地蒜农的联系人,对畅通当地蒜薹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蒜薹大规模上市,他们开着机动车穿梭于蒜农和蒜薹市场之间,为群众和客商架起一道牢固的桥梁,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她收蒜薹价钱公道,为人谦和,从不挑三拣四,我家的蒜 薹每年基本上都卖给她,从来不愁卖的问题。”刚刚销售完蒜薹的农户刘振华高兴地说。

  在满目青绿的大地间,蒜农们正忙着抽取蒜薹。他们挎着编织袋,拿着特制的工具,弯腰、截取、提拉、收纳,一根根新鲜的蒜薹被整整齐齐收进了编织袋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刘琦是店村镇安沟村有30多年大蒜种植经验的农户,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劳力,种了1亩大蒜,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长势明显好于周边。他说:“今年蒜薹价钱好,一直在5块钱以上,已经卖了一千多元,这块地还能抽100多斤。”

  店村大蒜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金疙瘩”,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还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在提升店村大蒜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合作社今年种植大蒜200多亩,现在每天有100多人到我们合作社抽蒜薹,今年蒜薹价钱好,我们以每斤1.5元的价格为农户发劳务费,只要人勤快,平均每人收入150元左右,合作社既有可观收益,又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成县陇原农丰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武陇波说。

  近年来,成县科学优化产业布局,把培育壮大蒜苗、蒜薹、蒜头“三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实现“三蒜”种植面积3500余亩,店村镇预计蒜薹总产值实现750万元,蔬菜种植持续成为鼓起农民“钱袋子”的压舱石。(完)

  濮元恺称,目前市场整体呈现放量普涨的局面,风格偏向科技与成长方向。兔年首个交易日,成长科技相关板块较为强势,尤其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后续蝶威资产将关注性价比高、相对具有估值优势的成长型科技企业。

  假设电影足够悬疑和精彩,买卖票房的传闻能否不攻自破?如果不能,则要警惕幽灵场、抄袭、资本运作这些老把戏,在市场真正复苏之前,迫不及待地要卷土重来了。

  肇万资产总经理崔磊认为,春节假期后,宏观经济会持续处于修复状态,通胀保持低位、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将助力成长股、小盘股获得超额收益。兔年开局及整个2月,A股将呈现指数震荡整固、行业主题活跃的格局。

  2023年春节,彭宪诠骑上机车,从山东济南出发,来到宜昌大公桥派出所。彭宪诠向民警说明来意后,却被告知笪云飞两年前已去世。随后,民警帮忙联系到笪云飞的妻子郑女士,郑女士得知彭宪诠的来意非常感动,表示这是丈夫作为人民警察应该做的。

<strong>  科技来助力 护好管好黑土地(美丽中国·关注生态低碳农业发展②)</strong>

  结合太子村距离城区较近,适合发展观光农业和周末休闲游的特点,赵凤在常德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选择了红叶李这种集观赏性和经济性为一体的品类。如今,800多棵火红的红叶李,已经成为太子村的一道新风景。“云党建平台真是帮了大忙。”赵凤说。

郑耀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