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暨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德国赛区决赛落幕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0 20:30:54

  中新网柏林6月10日电 汉堡消息:当地时间6月8日,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暨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德国赛区决赛在汉堡举办。近百名专家学者、汉语教师、汉学系学生和汉语爱好者来到现场观摩了比赛。

  中国驻德国大使夫人郭金秋参赞表示,“汉语桥”作为世界各国中文学习者展示中文水平、交流学习经验和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被誉为中外民心相通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金钥匙”。她勉励同学们学好中文,用这把“金钥匙”开启探索中国之门,做推动中德人文交流和加深两国人民理解的友好使者。

  汉堡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倪科瑞(Corinna Nienstedt)表示,中德需要更多了解来增进彼此理解,而语言则是促 进双方理解的最好途径。汉堡不仅有500多家中资企业,而且有着很深厚的学习中文的传统。未来汉堡市将建设更多的“中国能力”,鼓励学生们尽早学习中文。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用汉语这把钥匙打开通向中华文化的大门,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起纯真友谊,将来来到中国留学或游玩,成为传播中德两国友谊的使者。

  不莱梅孔子学院德方院长谢妮(Monika Schädler)表示,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为通往中国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促进中德两国交往与各领域合作做出了贡献。面对当下气候、健康、资源等全球性挑战,各方应加强交流并共同应对,而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未来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

  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副会长刁岚表示,目前在德国有120余所中小学已开设中文学分课。她很赞赏大家,打开自己去接触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与文化并有勇气来参加中文比赛。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学习中文的动力与热情,在舞台上展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中学生中文比赛设有主题演讲、中文知识问答和才艺展示三个环节。比赛期间,选手们先后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与中国的情缘、学习中文带给他们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于主题“追梦中文,不负韶华”的理解,并带来歌曲演唱、水墨画、中国舞蹈、器乐演奏等节目。小学生中文秀包括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两个环节,同学们通过舞蹈、歌曲、朗诵等形式展示了自己对于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皮埃尔·特鲁多国际中学的索菲·斯坦内克和来自德国法国小学的雨果·德·沃尔夫分别获得中学组和小学组比赛冠军。(完)

  在杨平收受的10余笔贿赂中,其中数额最大的达28万元。2016年凤山县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主席姜某为了承包凤山县某道路建设工程,找到杨平请求帮忙,并承诺会给杨平一些好处费。杨平以“先给钱后办事”为由,让姜某把钱转存至指定的其亲属账户。作为“回报”,杨平利用职权便利为姜某取得项目工程出谋划策,最终姜某如愿通过挂靠某竞标公司的方式,中标该道路建设工程。

  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高级经济师蔡少渠认为,“一个城市有多少网约车,一定程度代表了城市的开放程度。”在流量和技术的带动下,封闭的自营平台、传统企业将被开放、共享的互联网行业不断打破边界,加速数实融合。

  今年6月,华为发布新一期“难题揭榜”题目,题目来自诺亚方舟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涉及预训练、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等“ChatGPT时代”最受关注的话题。每周,华为会围绕一个特定领域面向全社会发布5个难题,题目领域涉及无线、硬件工程、材料、数字能源等。

  在党中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

  2021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华为公司全球技术合作副总裁艾超介绍,华为“难题揭榜”项目是要解决紧迫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分为战术和战略两个方面,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应在关注战术紧迫性问题、解决当前“卡脖子”问题的同时,聚焦战略紧迫性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台湾政治大学副教授、马英九基金会董事黄奎博,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接待大陆师生的安排具有去政治化、强学术化的特点,“相关的参访除了大学高校之外,也去一些研究机构或者是智库,或者是像长风基金会这些长期做青年交流工作的单位或者台北论坛这样的智库,所以它的学术性是很够的。另外当然它有一些到台湾各地参访的行程,体验台湾风土人情之美,可以更有效地拉近两岸高校生的距离,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精心的安排。”

郑崇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