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偿献血量20余年连续增长 献血对身体有何益处?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4 17:21:45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实现20多年持续增长,千人口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2023年的12.2,无偿献血总量、献血人次、血液安全水平等均位居全球前列。

  2023年,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在世界献血者日前夕,各地志愿者踊跃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6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70名员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当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益献血志愿者服务分中心成立。据了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员工每年都踊跃报名参加无偿献血,今年献血的员工中有不少多次参与无偿献血。

  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献血点,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医院职工郝引其已经是第28次献血了。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职工 郝引其:这就是我1998年开始献血的献血证,当时国家开始提倡无偿献血,我就开始了献血。这是记录的第1次1998年12月21日,以后每一年我都献血。

  这位女士辗转多趟公交车,来到现场参加献血。

  成都市温江区居民 罗兰:我由于生宝宝住院大出血,输了大概5000毫升的血,可能这5000毫升血是用了将近二三十个人的爱心帮助,给了我重生的希望,很感谢这些献血的人。今天听说有献血活动,想参与这些活动,把爱心传递下去。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 唐红梅:我们医务人员也在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我们医院近三年一共有630名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小常识

  关于无偿献血的常识,你了解多少?通过下面的短片给您一一解答↓↓↓

  献血有损健康吗?

  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有血液4000毫升左右。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只占全身血量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失血时,贮存的血液便会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失去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而进行补充。献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一次献血200毫升

  还是400毫升为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一次献血2 00毫升,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如果一次献血400毫升,更能触及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血液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新鲜血液再生。

  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

  那么,什么是纳米技术?日常生活中,哪些商品运用到了纳米技术?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张加涛。

  同一天,同住该小区的陈女士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凌晨3时许,睡梦中的陈女士被来自阳台的声音惊醒,她立即联系物业前来查看情况。物业保安过来后,并未发现异常。等到上午陈女士的丈夫回来后才发现放在储藏室的8瓶茅台酒不翼而飞。

  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覆盖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5G投资达1803亿元,在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达43%。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5G建设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正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

  此外,该产品的上市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国ECMO产品供应能力,满足临床急需,提升新冠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许剑指出,辉昇﹣I型ECMO的加入可以促进中国ECMO产量自主可控,同时,它在价格上比国外产品便宜不少,可以让医院和患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国猛说,“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上个月,春节假期让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都慢了下来,腾出时间好好休整了几天,可谣言却没“打年盹”。汽车“喝”国六B汽油会“水土不服”、燃放烟花爆竹可消毒防疫、月球年龄为20.3亿年、普通口罩打个结就成N95等不实信息在朋友圈流传。

李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