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袁可嘉诗歌奖”颁奖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5-30 08:26:39

  中新网慈溪5月28日电 由《十月》杂志、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袁可嘉诗歌奖”颁奖典礼日前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

  袁可嘉先生是著名的“九叶派”诗人、学者、文学翻译家。他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翻译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弘扬和传承袁可嘉先生独立、思辨、开放的学术和文化精神,2013年,《十月》杂志和慈溪市人民政府设立举办“袁可嘉诗歌奖”。据了解,这一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参评作品为两年内出版的著作,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当代诗坛颇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学奖项之一。

  诗人娜夜凭借《火焰与皱纹:娜夜诗选》荣获第六届“袁可嘉诗歌奖·诗集奖”,翻译家、学者刘国鹏凭借《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荣获第六届“袁可嘉诗歌奖·翻译奖”,诗人、批评家王炜凭借《试论诗神》荣获第六届“袁可嘉诗歌奖·诗学奖”。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当日颁奖仪式上致辞称,慈 溪诗人、翻译家袁可嘉通过写作和翻译实践,给几代读者种下了文学种子。希望“袁可嘉诗歌奖”继续奖掖优秀的诗人、翻译家、批评家,来建筑我国的语言,在新时代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在致辞中介绍,“袁可嘉诗歌奖”自创办以来已举办六届,近二十位重要诗人、翻译家、批评家先后获奖,成就了“袁可嘉诗歌奖”在当代汉语诗坛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影响。本届诗歌奖作品征集期间,收到近200种符合和参评标准的作品,经编辑部反复讨论,共有27部作品进入终评。终评评委经过两轮投票,选出了本届“袁可嘉诗歌奖”的三部获奖作品。

  据悉,本届“袁可嘉诗歌奖”评委会由邱华栋、欧阳江河、高兴、树才、张光昕等著名作家、翻译家、批评家组成。同时,颁奖典礼现场首次向三部作品的出版方及相关责任编辑颁发“优秀出版单位和责任编辑”荣誉证书。

  颁奖活动期间同时举办了慈溪文学作品点评会,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荣荣、重庆作协主席冉冉、《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等十余位文学名家参与研讨、点评。(完)

  6月10日,由中国人口学会举办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提到,我国收获人口红利的重点已经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优势,转型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更加强调以人口质量提升为基础的资本型人口机会和人力资本红利。

  洪都拉斯总统访华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极大关注。美国广播公司(ABC)称,在中美紧张关系加剧之际,中国同洪都拉斯加强关系,显示出中国的外交胜利,同时还表明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美联社则称,中国把争取拉美的朋友作为制衡欧美政客窜访台湾的一个砝码。

  该队主教练孙卫,是昔日辽足“十冠王”的功勋球员。他对媒体感慨,长期处于低谷的辽宁足球,各年龄段队伍已长达10年未获得全国冠军锦标。

  5月29日当晚,河南省发布了包括应急抢收、烘干晾晒在内的10项措施。针对设备烘干和晾晒方面的措施提到,一方面全方位发挥烘干设备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房前屋后、平整房顶等各类场所,甚至一些企业的标准化厂房、空置的厂房等,对收割的小麦进行晾晒,包括通过在田间地头铺设防水布,及时晾晒,防止直接堆积造成发热霉变。

  只是在众多的疑惑面前,这些认知上的推进与更新仍不免相形见绌,诸如掩埋是一次性进行还是分次处理等问题依然没有直接答案,有关祭祀坑还是埋藏坑的争论目前看来也还会持续下去。但正如考古学者许宏所说,这样的情况不唯三星堆研究,“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研究对象因相隔久远、资料支离破碎而显得扑朔迷离,研究结论也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者所在多有”。

  钱洪伟介绍,教学中,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或搭建模拟情景库、校企合作等,还原突发事件情况。据报道,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建有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应急技能实训室等。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与原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合作,投入1100万元,共建陕西省应急培训基地,包括桌面推演、应急值守等实训室,该学院也委托公司开发桌面推演的训练对抗软件。钱洪伟也坦言,实践基地和线上软件投入很大,学校往往没有足够财力支持,制约了一些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张初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