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塑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 IT之家
2024-06-12 17:12:21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七部门本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布局未来产业,未来还将围绕专项领域制定专项政策,形成未来产业政策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抢占竞争制高点。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已发布未来产业发展相关战略。未来产业的发展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中国拥有强大的体制优势、技术策源优势、市场应用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此前已出台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

  根据《意见》,相关部门未来还将围绕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

  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研究员尹传昊表示,《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意见》明确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新赛道,提出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先进高效航空装备等创新标志性产品。

  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竞争实力。韩健介绍,在先进通信、智能网联汽车、光伏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优势。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例如,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重要科技领域的竞争热点。尹传昊说,在整机方面,中国一批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整机产品,其运动能力不断提升。在控制系统方面,中国企业在编码器、电机、减速器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已达到国际水平,部分已进入国际领军企业供应链。

  “未来中国将持续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创新、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韩健表示。

  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和策略。

  如何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根据《意见》,一方面按照“技术创新-前瞻识别-成果转化”的思路,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从强化技术供给、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和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丰厚土壤。

  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据专家介绍,未来将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政-企-校”合作新型研发机构,柔性引进高层级人才、科研院所,打造“科创+产业”新集群,构成强大创新策源地,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打通创新全链条,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G2380加水完毕,水管脱离!”在完成8节车厢的注水任务后,汪美端和同事还要再仔细确认水管是否均已脱离列车。在一阵鸣笛声后,列车缓缓出站。

  从行业来看,投资金额增加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和半导体,但是半导体的投资金额增幅明显下降;投资金额大幅度下降(超过30%)的前五大行业是互联网、连锁及零售、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食品饮料、IT。

  2021年10月,响水县某艺术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接到一位自称是中国某少儿艺术比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中,这位自称是“马组长”的人说,其公司正在承办一场全国性的线上少儿艺术比赛。该比赛由全国多家少儿媒体和艺术机构共同打造,是国内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少儿艺术比赛人才选拔工程,比赛项目包括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类别。活动全程免费,主办方邀请该培训中心负责人组织学生参加,并将《某少儿艺术比赛文件》《第三届某少儿艺术比赛方案》两份文件发给了该负责人。

  儿时,李荣发的家乡曾遭遇泥石流灾害。驻地武警官兵奔赴现场展开救援,一名武警叔叔紧紧护住他的头说:“小朋友,不要怕,我们来救你们了。”

  米锋表示,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人员集中,疫情传播风险大。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

  上海将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新增10个生活类重点场景,着力消除“数字鸿沟”。

卞佑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